一亿情恶魔总裁放过我小时候我并不喜爱电影,我和我的伙伴们总在街头流连。这情景多年后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美国往事》中都可以找到痕迹。这种痕迹在从电影深入生活再从生活回归电影,使我对姜文与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踪迹有了一追到底的兴趣。我常能感到在那些不断闪回的褪色片段中,他们所交待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对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是非的判断,一种体制化过程中被误读的成长,一种被淹没的自由,当我从《穷街陋巷》、《教父Ⅱ》、《的士司机》、《美国往事》、《不一样的童年》等影片中看到那个挣扎在体制边缘几近疯狂的人,我知道面对的不仅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员,更要面对角色的真实感,那种完全侵略性的表演风格使入迷的人会产生不同深度的角色互换,从而产生对自身与社会的疑问。
本片是电影大师马丁·斯科西斯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与罗伯特·德尼罗的首次合作。影片讲述了浮华糜烂的纽约社会,一个地方小帮会中意大利移民查理努力为幸福生活奋斗的故事。这是德尼罗第三次参演影片,他的前两部影片均未引起人们的注目。《穷街陋巷》不仅捧红了罗伯特,也使斯科西斯一举成名。
1974年,德尼罗替代大名鼎鼎的马龙·白兰度,参加了大导演科波拉执导,耗资1500万美元的《教父》续集,并因其出色的表演而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暴力、仇杀、残酷、狠毒、绝望、失意之情充斥画面,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生动多变,再次将黑手党的暴戾无情、灭绝人性的本性展现在世人面前。该片勇夺1974年奥斯卡6项大奖。
这是罗伯特与斯科西斯的第二次合作。这一次他们轰动了世界。《的士司机》是一部与常规好莱坞电影有明显不同的社会问题片,它的政治指向是十分明显的。影片虽没有直接涉及越战,却让人清楚地感受到战争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巨大阴影。罗伯特扮演的精神快要崩溃的的士司机被公认为最经典的银幕形象之一。本片获第29届戛纳金棕榈奖。
《猎鹿人》在第51届奥斯卡上获得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德尼罗也因此成为世界级明星。本片是最早的越战反思片之一。该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越战给美国带来的不幸,如社会动荡、精神伤痕等。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奥斯卡得主简·方达指责《猎鹿人》是一部带有种族主义和亲政府色彩的影片而引起轰动。
这是罗伯特·德尼罗与美国当代导演大师马丁·斯科西斯的第8次合作。他们联手把主人公这个性情孤僻暴戾、为了满足拳王称号的个人欲望而不惜牺牲一切,最后走上自我毁灭道路的怪人之两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摄影技巧娴熟完美,音响效果和画面剪辑恰到好处。本片获第53届奥斯卡两项大奖。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复杂的叙事结构,以流畅的闪回手法讲述了从1922年至1968年的几个不同年代的故事。极有诗意地表现出几个成长在纽约东部暴力移民家庭中,在街上的打闹里长大的少年的一生。这是一部表现男人友情的影片,片中对美国社会深刻的反思与揭露使它成为一部真实的美国底层纪录片。
这是部精彩的打斗喜剧片,1988年美国卖座片之一。导演马丁·布雷斯特表现出对喜剧片敏锐的鉴别力。影片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两个男人之间锋利、活泼、洒脱的一系列对话与别具喜剧风格的打斗场面。德尼罗与格罗丁合作和谐,格罗丁凭此片在第33届巴利阿多里德电影周上获最佳男演员奖。
亦译为《盗亦有盗》。片中记述了一个半爱尔兰半意大利血统的布鲁克林青年匪徒亨利的兴起与衰退的全过程。本片与《教父》的区别在于对黑手党表现、观察的角度不同。《教父》描写了黑手党权力“金字塔”的塔尖,而本片则反映了“金字塔”底层的小人物。马丁·斯科西斯对摄影机有着一种出自本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得本片每一个镜头都充满勃勃生机。
这是一部错综复杂的悬疑片,专业罪犯尼尔(罗伯特饰)伙同三名同谋基斯、米高及力洗劫一解款车,使洛杉矶重案组干探云逊一时束手无策。这其实是一部斗智斗勇斗耐力的生死游戏。片中狡诈与阴险的角色被罗伯特发挥的令人发寒。但此时的罗伯特似乎老了,尽管影片拍得越来越大手笔,越来越现代。
《狂迷》是我接触的较早的德尼罗影片。这部影片留给我的印象也最深。我个人认为,它可算做罗伯特后期最为优秀的影片。也可算做他一生中最具水准的一次表演。罗伯特演绎一个几乎疯狂的偶像崇拜者,他发誓不惜一切来力保偶像的名誉。这是部让人坐立不安的惊悚片。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把《危情十日》、《U型转弯》和它都选入非常恐怖片之列。
这其实是部由史泰龙主演的影片。在1995—1998年间,罗伯特似乎未有主演过一部影片。而这之后的几年,罗伯特接连拍了几部以喜剧为卖点的影片,让人感觉他好像已力不从心了。罗伯特的角色是介于史泰龙扮演的小警察及其上司之间的一个正义角色。出镜虽少,但人物依旧刻画的令人过眼难忘。
这是部举世公认的政治讽刺剧和黑色喜剧片,它使用录像片段,依靠数码技术和一些特写镜头,通过技术手段显示出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圆满结合。几位演员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德尼罗等出色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精彩的对白也是此片的优点。它属于令人感到温暖与舒适的政治讽刺喜剧,属于温和、模糊的影片之类,娱乐性强,采用了大量高明的嘲讽。
这是罗伯特第一次拍摄如此具有现代感的动作片。罗伯特与尚·雷诺精彩的配搭使影片出色不少。影片讲述一些只会暗杀的浪人在冷战结束后面临失业的危险,于是他们去接最后一单生意……本片是好莱坞资深导演约翰·韦兰肯海默执导的又一部惊险片,他在片中保持了早期作品《满州候选人》、《五月中的七天》、《法国贩毒网》等机智冷静的风格。
这是一部查不出身份的影片,我印象中罗伯特没有拍过留着如此长胡子的电影,与《荒岛余生》中汤姆的大胡子一样,一副流亡者的模样。这的确是一部感人心腑的电影,透着尘世的沧桑与名利的虚假造作,更可赞的是一点点诡异的氛围始终跟着主人翁成长的岁月,而可望不可及的爱情又是那么纯洁高贵与远离红尘。
在这部影片中,罗伯特绝对发挥了他的喜剧才能,把一个有心理阴影的黑帮老大演绎的活灵活现。首先老大的工作即是装酷、摆狠。让大家没事也怕你,这样才能维持自己的尊严。除此之外,在床上也不能有闪失,否则传出一个“不举”的羞话……此片也是罗伯特对越拍越烂的黑帮片的一个绝妙讽刺。影片中仿佛透出罗伯特自身的命运轨迹。
《怒海潜将》是罗伯特企图翻身之作,在与小古巴·戈登一人一半的戏份中,罗伯特并没有占到什么甜头,看来真是后生可畏了。影片描述了从小斗志坚强的比利立志要当第一位美国黑人潜水队长,在先是与他犯难后来被他诚意感动的罗伯特身上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罗伯特在片中严格意义上讲还是配角,最多算个大配角。
同样是两条主线,罗伯特再一次证明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本事。从影片中可感觉他是那么挥洒自如,内敛的演技已无穿凿可言,与喜剧天才本·史提勒一个热情一个冷酷成强烈反差。影片内容是罗伯特从影来最寡淡无趣的一次。真想不通罗伯特为什么要接这样的本子,难道仅仅为了票房,或像某些弱智影评家一样从中嗅出了今日美国的味道。
这是本星期才出的DVD版本,也是罗伯特今年最值得大赞的影片。片中提出相当尖锐的一个问题,即传媒对待是与非的态度及信息社会体制的公正性,“15分钟”可以淹没公正、自由;“15分钟”是世界末日的开始。影片最后镜头中录下的自由女神像如一个末世救星,可惜是从疯子的录像机望去。
德尼罗的演技一直凌驾于影片内涵之上,这位号称除了上帝,什么都能演的人,多年来一直是一位表演方面的天才与榜样,一生获得过无数奖励,刻画过太多经典人物。特别是底层小人物的起起落落,这也就是罗伯特电影中最具见识的段章,更是他对资本主义魅力的无情讽刺,尽管最后他也沦为偶像。
与我欣赏的其他几位演员,金·凯瑞、达斯汀·霍夫曼、艾尔·帕西诺、罗宾·威廉斯等一样,他们都是造物恩宠。他们拥有布道并还原生活的义务,对于罗伯特而言,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捧。(南方都市报 毛一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