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员自助查询你可能想象不到,在骚扰电话的另一端,并不再是一个鼓起勇气的销售员,而只是电脑里的一串编码,它每天能打出1000个同样的电话。
看智能电话机器人如何“熟练”拨打骚扰电线年以来,电话销售由人工变为机器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清华大学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电线%。
在这些公司中,成立较早的通常前身就是呼叫中心,产品多元。2017年底和2018年集中出现了一批新公司,主营业务就是智能语音机器人。
上述山东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他们2018年4月上线次迭代,上一次迭代可以识别四川话、广东话和其他方言,接下来可以识别英语和法语。
骚扰电话猖獗的背后,机器人的出现只是提高了拨打频率,并不是问题产生的源头。这个产业能够做大的前提条件有两个:海量的电话资源和运营商批准的拨出线路。
在王晧看来,骚扰电线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始的。智能手机普及,App大量出现,进而大大降低了非法获得手机号码和个人信息的难度,为骚扰电话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弹药”。同时,运营商资费降低,又减少了拨打骚扰电话的成本。
那么海量的电话号码是从哪来的?要么抓取,要么买。王皓说,主要的抓取工具就是“网络爬虫”,它可以在电商、外卖、生活服务等网站和App上抓取手机号码,然后沉淀到呼叫中心的数据库里。机器人外呼时,会自动按照里面的顺序一个个往外拨。“爬虫挺便宜的,一天五块钱吧”。
上述山东电销机器人公司的业务员侧面证实了这种说法,“咱们公司有自主研发的号码采集器,买一条线路的机器人就送一套软件,可以搜到全国各行各业企业老板的电话。”
为了证明号码的真实性,他透露了号码来源,“地图App,还有我们合作的App,一天能找出5万个电话号码。”但是只能看到号码,不知道对方身份,所以要用机器人“批量扫单”,排除非目标客户。
“网上扒下来的号码其实没有太多价值,所有同行都能拿到,你打电线家公司已经打过了。”王皓说,“更新、更精准的数据需要买,很多来源是保险公司和物业公司。”
保险公司和物业公司都能知道你的收入或者房产信息,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就很多了,一旦证明了一个人有房有车,意味着他可能愿意买好烟、好酒,有装修需求、金融服务需求等等。市面上最有价值的数据是保险公司的,因为它很全,包括家庭情况、配偶信息、病史、收入信息等等,不过保险公司管理数据比较严格,一套数据可能要100元。物业公司也有很全的数据,它不但有业主信息,还有紧急联系人的信息。
同时,窃取用户信息的违法成本很低。时至今日,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仍未完成立法。
上述山东公司业务员对记者介绍,他们拨打电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卡,跟普通人一样,打出去显示自己的手机号,但这种号码容易被屏蔽,也容易被举报封号。第二种方式更“高级”,用中继线路。
简单来说,中继线路是移动、联通、电信这些运营商批准给企业的线路。开一个账号,就可以实现“全国混显”,打一个电话换一个号码,比如同一个机器人拨号,上一个打的是156开头的号码,下一个就是157的。这种号码不怕被屏蔽或举报,一旦“废”了一个,也会自然生成一个新号码进入号码库。这种号码可以随意选择,模仿银行的9开头的、400开头的,或者普通手机号、座机号都可以。对于外呼电话的收费,该业务员称,每分钟运营商收取6.5分钱。“百应机器人”的报价是每分钟7分-1角钱。
王皓解释了背后的手法——企业外呼必须要申请中继线路,申请的门槛不低,它需要国家工信部或省工信局审批该企业具有做电信增值业务的资质,要提供一系列材料,比如员工信息、社保缴纳证明、财务审计报表等。
“我没有资质但可以买资质,甚至我都懒得买,直接找虚拟运营商拿线路。”他说,企业可以租用虚拟运营商线路。
按照规则,每条中继线个外呼号码,但通过voip技术(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可以虚拟线个号码分配成无数个,就产生了上述业务员所说的源源不断的新号码。
在知乎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中,业内人士说,虚拟运营商的号码不仅可以模拟全国的虚拟号段,也可以模拟国际号码,英国、美国或俄罗斯等。
一位在呼叫中心做技术的人在知乎说,为了防止被查封中继线路,有的企业往往申请双倍甚至三倍线路,配上大量虚拟号码,循环拨打。“其实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我们的来电,除非你只允许接听通讯录里的号码。”
“要看你是不是被投诉了。”王皓说,如果用户投诉了某个号码是骚扰电话,追着线路,监管部门会查封该企业的中继线路。
他说,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如果想投诉骚扰电话,一般告诉运营商并没什么反应,投诉给工信部才有效,如果你告诉运营商说要投诉给工信部,不久就会收到运营商客服的电话,非常积极地承诺立即彻底阻隔该号码。2018年7月,十三部委联合印发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从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底开展全国整治。这13部委包括工信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人社部、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从监管阵容的复杂性,可以看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
该方案要求基础电信企业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严查95、96、400号码资源,定期排查语音中继线、互联网专线接入情况等。
其他要求还包括:开展商业营销外呼应当征得客户同意,建立用户白名单,规范外呼时段和行为,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不得继续发起呼叫。然而对于如何“征得客户同意”并无更细致的说明。
工信部接到投诉后,可能直接封掉具有资质的公司的中继线路,也可能只是暂时封号以示惩罚。但这些监管措施,并不能阻止骚扰电线G时代以来,骚扰电话飞速膨胀,监管像是追着技术跑,“他们管了,但是不够”。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一些监管方式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像欧盟的GDPR协议(《通用数据保护规范》),不希望收到商业广告的用户可以去规定的网站填写自己的号码并确认签署协议。这部分用户如果接到骚扰电话,监管部门可以直接对运营商开罚单,运营商则自然会想办法来解决信息安全和虚拟运营商的管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