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间谍一案属实图片近日,里水一名6岁的男童在金溪湿地公园走失后,不幸溺亡。暑期如何防溺水,再次成为全城关注的话题。许多市民在网上转发倡议:当您经过水库、池塘、河流等危险水域时,看到有孩子在水边,请停下脚步劝说孩子离开,防溺水从你我一点一滴做起!
6月11日18时14分,佛山110接到报警称,顺德伦教羊额官沙河涌有人溺水,情况十分危急。接报后,顺德区公安局伦教派出所民警和相关救援力量立即赶到现场救援。最终,溺水者邓某被合力打捞上岸。经在场医生检查,确认邓某已无生命体征。
据了解,男子邓某与朋友在伦教羊额官沙河涌下水游泳,且没有携带救生用具。邓某游到水闸口对开水域时,因体力不支溺水,最终不幸溺亡。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东平水道、南海西樵平沙岛、季华大桥下等地,白天不时有人在野泳消暑,部分家长甚至带着没有携带任何救生设备的孩子在水中嬉戏,让人不禁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市公安局民警表示,根据往年溺水警情,溺水事故多发生在白天,主要集中在下午2~6时;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河道、水库、水塘等。
很多人以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实际上,在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游泳,可能会被水草缠住脚、碎石划破脚,或者陷入淤泥中,进而发生意外。而且,夏天雨水较多,河水水位上涨,水流不仅浑浊且湍急,在部分河道区域更有可能形成漩涡、暗流,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江河、水库、鱼塘等地缺乏救生条件,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就无法及时组织有效救助。”市公安局民警介绍,溺亡事故中,多数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有些人不管是否熟识水性,是否了解水的深浅,安全是否有保障,只要有同伴邀约或觉得好玩就到河流、水库、鱼塘游泳戏水,一旦发生溺水,无援无助,极易酿成死亡事故。
有些游泳者不掌握基本的救生技巧,一旦游泳时发生抽筋、气闷或者其它突发疾病,不懂自救,也是造成溺水死亡的内在原因之一。
市公安局民警提醒,广大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子女不要到野外河涌、池塘、水库等没有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可选择去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
青少年游泳“六不准”要牢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家长或看护人,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孩子游泳时,要提醒孩子提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情况;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另外,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不要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顺德容桂容里德胜河滨公园对出河段、陈村东平河水闸附近河段、勒流桥东路勒水人家水闸河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