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密友插曲前段时间,我通关了一款刚没多久的抗日题材单机游戏。游戏说不上好玩,感觉却挺新鲜。
如今提及“抗日”有关的创作,人们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更多是抗日神剧。
五毛不值的特效,奇葩的剧情安排,不走心的演技,把一段严肃、波澜壮阔的抗争史拍出了搞笑迷惑的味道。
早年还不乏《亮剑》这样的经典,但如今泛滥的抗日剧里,神剧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凡能酣畅淋漓的“打鬼子”,它便能获得可观的受众市场,要不然也不至于隔段时间冒出来,持续刷新我们的认知下限。
上一款包含抗日剧情的作品,要追溯到一年半前推出的《隐形守护者》,而严格意义上它的原型——《潜伏之赤途》,早在七年前就面世了。
也许是遭到了神剧光环的干预,抗日题材成了许多游戏开发者不愿意触碰的雷区。就算做出来品质过得去,也可能要被大家带着有色眼镜评判,不严谨还算小事,万一被扣上“没展现民族气节”、“歪曲历史”之流的大帽子,论谁都难顶。
不过,独立开发者栓动没有顾忌太多,他花费半年制作了《黄河大合唱》——一款名字看起来就红色主旋律到不行的抗日游戏。如果仅从Steam上88%的好评率来看,这大概是个优秀的作品。然而它过少的评测总数,又让好评显得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最有意思的是,好评里的玩家论调出奇的一致,“不算好游戏,但作者敢于做这个题材值得鼓励”。
有人甚至写下了一段慷慨激昂的中英双语评测:“我要让那些西方人明白,二战不止有美英法,没有了中苏,没有了东方战场,二战是不可能胜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