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88快速电影网2021年单元电视剧《功勋》播出后反响热烈,无数观众被剧中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先辈所感动。
知名演员周迅在剧中扮演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这个角色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位女科学家的魅力,更丰富了观众对于中医的认识。
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人支持中医信任中医的同时,也有许多人持续唱衰中医,宣扬中医无用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建国初期,就曾就是否要废止中医一事掀起争论,毛主席甚至因此怒撤两名卫生部副部长,表明了对中医的态度,坚决表示不让“神父”管“和尚”。
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诊疗时讲究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治疗手段十分丰富,看重人的气、形、神和谐统一。
中医的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型,而后又经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并对日韩以及越南等国家的医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清末以后,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轰轰烈烈地进行,有些思想较为激进之人将中医与其他传统遗存也一并视为封建残余,使得中医受到极大打击。
毛主席的青年岁月正值革命思想百家争鸣、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但他却反对盲目抵制中华传统的做法。
他曾于1913年时在《讲堂录》中如此评论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各有所偏矣。
不难看出,在他的观点中,中西医的理论虽不同,但并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因此不应当出于个人情感原因。贬损一个、抬高另一个。
作为一位胸怀大局、拥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毛主席发展中医的思想轨迹的形成,也经历了几次变化,但都是结合了当时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考量,其平等看待中西医的原则是没有改变的。
战争年代,毛主席更加偏重于发展西医,但这并不代表对中医的漠视和打压,而是基于客观情况所作出的理智的判断。
在激烈的战争中,我军的伤员,大多在战地医院进行集中治疗,虽然医院中,中西医兼有,但主体还是西医。
这是因为战争中的伤员数量多、伤势重,对于他们的抢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受枪伤的伤员,中医很难及时抢救,而西医的手术和治疗等相比于中医而言治疗更加高效。
除此之外,由于中医在当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也没有专门的中医培养学校,因此中医人才相对紧缺,部队中的许多中医也都在各地找来了一些土医生。
这些乡医大多依靠的是长期行医总结的经验,比较擅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对于伤员的救治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这样的客观情况下,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其他党和部队的领导,都对西医表现出了更加强烈地关注。
而在长征之后,各地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我军有了相对安定的阵地,此时的毛主席也对中医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在这一时期因为长期住在窑洞受寒,关节时常疼痛,严重时甚至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接受西医治疗两月余仍未有改善。
陕北当地的知名中医李鼎铭听闻此事后,主动上门为主席治疗调理,没想到主席服用四服中药,再加之按摩等调理手法,症状竟真的大有好转,这也让毛主席看到了中医发展的前途。
1939年,毛主席亲自题词“打破宗派主义”,以消除中西医之间相互轻视的现象,在此年的纪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大会上,毛主席再次强调了要发展中医、团结中医的观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卫生会议上,毛主席就强调了团结中西医的问题,他在会上结合当时我国的卫生国情做了详细的陈述。
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医疗资源贫瘠、医学水平落后,但中国人口众多,卫生保健任务繁重,如果只依靠极为有限的西医资源,根本无法应对。
然而,即便毛主席等领导都曾表示过对于中医的认可,但长期以来在卫生界内存在轻视中医、否定中医的思想还是难以消除,甚至逐渐演变出了一场风波。
革命胜利后,我党接管了旧中国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应的卫生工作人员,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对中医嗤之以鼻的西医。
早在民国时,医学界就曾出现过主张废除中医的声音,但当时正值战乱,家国危亡让人无暇顾及其他,这种思潮因此并没有形成气候。
新中国的成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和谐安宁的生活,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改革调整的机会,在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废除中医的声音又逐渐传了出来。
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卫生行政工作会议,毛主席还专门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门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然而此次会议却邀请了著名医生、原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余云岫,这引发了中医医生的强烈不满。
余云岫曾在民国时期极力主张消灭中医,他一直对中医持反对态度,甚至已经到了敌视的程度,认为中医根本称不上是医学,甚至在正式会议上依旧坚持着自己消灭中医的说辞。
除余云岫外,还有许多人公开发表文章抨击中医,称中医是封建医学,根本无法产生任何疗效,一时之间中医被推入深渊。
卫生行政工作会议召开次年,卫生部公布了《中医师暂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师管理条例,对中医师资格的取得和责任与义务的认定进行了规定。
虽然,这部条例宣称是为了保障和管理中医师执业,加强团结和提高中医技术,但其精神内核却是将中医看作封建产物,设置的条件极为严苛,其颁布无异于是一场对于中医的围剿。
放眼当时国内,能够达到《中医师暂行条例》中获取执业资格条件的中医,本就寥寥无几,原本已经工作的中医也要重新参加资格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但考试的内容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中医学中包含的内容,再加之那时国内没有成体系的中医教学,因此很难有人能够在考试中拿到合格的成绩。
这份管理条例颁布两年以后,全国约有九成中医师都被取消了执业资格,这对于中医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般围追堵截式地限制与歧视,让行医问诊半生的老中医们苦不堪言,越来越冷落的门庭和越来越少的学徒让他们感到前路渺茫。
中医师们心中积压了无数不满和愤懑,甚至认为这是西医当权的卫生部门为了消灭中医而采取的措施,中西医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终于在1954年引起了中央的关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党组专门针对中医工作向中央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详细陈述了当时排挤、歧视中医的不合理政策。
毛主席阅读了文化工作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对于卫生部公然违背“团结中西医”这一既定方针的做法愤慨不已。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毛主席的心头爱,从小深受传统文化滋养的他也十分热衷于研究传统文化,并且一直致力于将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出,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同样也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对其进行保护。
为了彻底改变当时看不起中医的不良风气,毛主席在1953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毅然撤销了卫生部两名副部长贺诚、王斌的职务。
怒撤此二人的职务,亮明了毛主席对于中医的态度,他将西医领导对中医进行限制的行为形象比喻为“神父管和尚”。
虽然我国有句老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如果坚持让外来的“神父”管理本地的“和尚”,只怕“和尚”只会越来越少。
中医曾在中华五年前灿烂文明史中大放光彩,有过无数优秀成果和辉煌成就,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加难得的是,中医在医学领域以外,也绽放着令人难以忽视的光芒,如果将其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辩论中西医之间的长短是非,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中医文化产生限制。
在支持中医、帮助中医发展的同时,毛主席更提出要站在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待中医,明确中医的定位,厘清中西医之间互利互补的关系,不做无谓的争斗。
1954年,毛主席会见北京医院院长周泽昭等医学界代表,商讨中医发展问题,在谈话中多次指出中医的文化属性。
他号召建立研究机构,尊重中医、研究中医,唤醒大众对于中医的信任,培养重视中医的观念。
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对中医的继承和发扬也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全面继承,而是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一分为二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西这两个门类之间也并非水火不容,它们的本质都是医学,只是在发展路径上有所不同,二者不应当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包容互补的。
作为传统医学的中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应当结合实际,不固执坚持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适当向近代科学取经借鉴,平衡好继承和改革的关系,寻找发展出路。
1955年,毛主席再次针对当时歧视和排斥中医的不良倾向,进行了严厉地批驳,表明了支持中医的态度,称看不起中医药的行为,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
他表示:中国人的健康,主要靠的是中医不是西医,因为西医数量很少,中医对人民健康的作用是很大的。
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医药界展开了一场批判歪曲中医药政策的运动,逐渐解除对中医师的限制,取消“吃中药不报销”等不合理政策,力求为中医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1956年,《中医师暂行条例》及相关细则正式被废止,并专门成立了中医司——由知名中医吕炳奎担任司长。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就提出了对于中医发展的构想,他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医疗卫生国情以及中医的分布和发展现状,点明中医应当是建国初期承担医疗卫生任务的主要力量。
当时国内中医发展的特点十分鲜明,行业缺乏规范管理,没有完整的教学培训体系,中医师零散分布在各地,继承主要依靠师傅与学徒之间的手口相传。
种种特点,都是将中医转变为服务社会主义基本医护力量的难题,这条中医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
自毛主席裁撤两名卫生部副部长,坚定支持中医,主张发展中医之后,我国的医疗卫生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
截至1964年底,中国城市缺医少药的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医疗水平明显提升,中医发展也日渐规范,但农村的卫生情况却依旧堪忧。
当时卫生部将主要的精力、财力、人力都投入到城市卫生条件改善上,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关注较少,使得农村无论中西医都极为稀缺,百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为解决这一问题,毛主席做出指示,要改变卫生工作的重点,平衡城乡之间卫生资源的分布,不仅要改善医疗条件,还要改善医疗教育。
在医疗人才培养阶段就主张中西医结合,抽调医学生跟随知名中医学习,积累临床经验,在教学阶段就培养其尊重中医的观念,培养中西医汇通的人才。
在继承中医重实践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习西医重研究的思路,建立独立完整的中医体系,整理中医书籍,汇编出一套系统的中医医书。
在毛主席的关注以及中医司与卫生部的努力之下,中医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逐渐建立起中医院、中医进修学校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中医药人才。
除了坚守在一线救治病人的临床医生外,中医药科研人才的数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中医理论体系的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自1967年5月起,屠呦呦担任组长的中医药对抗疟疾课题研究组正式成立,力求以传统中药制剂对抗肆虐全球的疟疾。
屠呦呦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医学人才的杰出代表,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她自毕业后便一直从事中药研究工作。
1956年,屠呦呦的两项生药学研究入选《中药志》,对防治血吸虫病做出极大贡献,中医地位也因此有所提高。
抗疟疾药物研究工作开始后,屠呦呦率领研究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翻遍历代中医典籍和民间药方,结合现代医学科技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答案。
近三年的钻研,无数个日夜轮换,屠呦呦和同事经历无数次尝试和失败,最终于1971年成功发掘青蒿的抗疟性,并于一年后提取出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屠呦呦的成功,是她和研究团队披星戴月取得的成绩,是国家数十年来支持中医发展的结果,是中医数千年智慧传承的结晶。
一直以来,与中医有关的话题始终在媒体和社交平台的热门榜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近些年来关注度更是持续走高。
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发展,对中医药和中医技术的研究不仅造福了我国民众,更能够造福世界。
中医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经受了五千年的滋养和演变,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医疗领域,其文化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尊重中医、保护中医、发展中医,是我国医学、文化向前发展的动力,更是每一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确立党的中医政策的历史性贡献》 2019年1月28日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