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梦馨qq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材料二: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年来,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国家进行“路演”式访问,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机制陆续推出,“一带一路”建设稳扎稳打,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将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
(2)联系材料运用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积极倡导和打造“一带一路”?(4分)
(3)“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2分)
(1)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2分)
②丝绸之路成功申遗,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分)
(2)①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积极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2分)
(3)加强沟通,互利互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公平公正,共享成果等。(2分)(答出2点给2分)
(1)“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辉煌,是中国古代发展的辉煌体现,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其意义有:①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的凝聚力。②丝绸之路成功申遗,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③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途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积极倡导和打造“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趋势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的答案为:①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积极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3)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需要各国正确处理好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国际关系,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所以答案为:加强沟通,互利互惠;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公平公正,共享成果等。
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材料三:“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4分)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4)“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谈谈你对这句线分)
(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2分,必答新航路的开辟。若无新航路的开辟,上述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只可酌情给1分)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分)
(2)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原因: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2分)
②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分) (答到“世界工厂”或殖民扩张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1分。)
(3)背景:①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和西欧地位一落千丈;②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4分)
努力: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4分)(如答到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可酌情给1分)
(4)理解:这句线分)一方面,工业革命后欧洲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展到了全球,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2分)但另一方面,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等,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2分) (表明态度得2分;论述得4分。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时间,明清时期即15、16世纪,联系所学知识,抓住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思想方面的重大事件来分析可得出,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的信息可归纳出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从“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的信息可得出;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第二小问原因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政治经济原因来分析即可,联系所学知识,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经济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3)第一小问背景实际上考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德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如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和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第二小问联系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4)题干中的观点实际上是说欧洲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反过来世界也推动了欧洲的发展,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史实来分析,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欧洲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展到了全球,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等,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因此题干中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__,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___,说明地势比较___,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____。 (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4)①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②航空运输发达;③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5)①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②品牌知名度高,航空运输业发达,利于开拓国际市场;③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技术及高素质劳动力得到保障;④旅游业、金融业发达,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资金支持;(⑤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每点2分,任意答三点,共计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等高线稀疏的北部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应该是较安全的,也就是说地势起伏较少,坡度较少、地势较低滑雪场,对照图中四个滑雪场可知A最符合条件。
(4)依据材料二,可知瑞士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航空运输发达;悠久中立国,政局稳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些都是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
(5)根据题干提示“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瑞士的短处就是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长处是航空运输业发达、旅游业、金融业发达、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高,可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技术和资金支持。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地势、人口分布、区位条件和区位选择。
丁皓,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英语专业八级,2004年南开学校校史展览中唯一一名中文、英文、法文三语讲解员,新东方二十周年功勋教师,新东方文综教学培训师。培训学员超过两万六千人,授课小时数超过一万小时,高分学员超过一千人。连续多年命中高考原题或思路,独创“政治大题八字方针”、“历史上的党代会”、“七上一下”、“夏顺东冬逆西”、“英语单选五秒出答案”、“语文文言文伤心词”等高效解题口诀。如有任何问题请加微信号daily4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