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报告:动漫产业人才供需错位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9/23 14:40:42 | 【字体:小 大】 |
姚贝娜侯磊(记者 高蕾 实习生 徐文鑫)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首都文化贸易蓝皮书: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显示,2024年北京文化消费繁荣,文化市场复苏,文化产业及对外贸易整体呈增长趋势,文化产品出口由降转升,中国式现代化市场红利凸显,入境消费带来贸易额增长。
报告显示,北京文化产业贸易整体向好,引领性成效显著。2024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人合计23022.6亿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合计约209.4亿元,在多个行业领域中表现亮眼。在电影领域,2024年涌现一大批优质的京产电影,电影主题多元,贴近现实与群众需求,在艺术性、现实性等方面彰显时代特色和人文主义关怀,3部票房位于全球排行榜前20名的中国电影均为京产电影,彰显了北京电影的全国引领性。北京演艺消费规模快速提升,全年大型演唱会票房超20亿元。根据数据机构Sensor Tower发布的数据,首都游戏企业在手游出口方面表现抢眼,在2024年收人排名前30位的出口手机游戏中,有11款由7家首都游戏企业发行。
一些与会专家提到首都动漫产业存在“动画人才供需错位”的困境,我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日渐增大,同时专业动画人才缺口长期存在。《蓝皮书》建议,以人才结构优化为核心,构建“创意引领、技术筑基、跨界协同”的培养体系。各大院校需转变教育理念,打破单一技术培训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想象力、原创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人文素养、艺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相结合,为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其次,课程设置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动画制作全流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减少碎片化课程拼凑,增设跨学科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知识结构。
同时,报告建议,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真实动画制作流程,既提升实战能力又为企业储备人才,如重庆邮电大学与动画公司合作产出央视热播作品,实现双赢。此外,专家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需通过教师进修、业界专家聘任、跨校师资共享等途径,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唯有通过政策引导、教育革新、课程优化、实践强化及师资提升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破解动画人才供需错位的困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专家说。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