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叶斌原标题:《原神》30天吸金2.5亿美元,但想单机、手游“两边讨好”却很难
在这样的高门槛下,游戏玩家要把《原神》“打穿”,基本要氪大几万甚至到10万以上的高度,这对“0氪党”、“微氪党”玩家来说并不友好。
《原神》目前正式上线刚满一个月,尚处在发展初期,游戏内容设置还不能适配玩家的“肝”能力。
据米哈游总裁刘伟透露,《原神》的研发投入达到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SIE前总裁ShawnLayden曾表示,前几年多数3A游戏的预算大约在千万美元,但如今已经上调到了1.5亿美元。也就是说,《原神》的投入规模基本已经可以比肩国外头部的3A游戏投入。然而,最终发行时,《原神》却推出了全平台发行的版本。
对单机玩家而言,这个大多都了解国外单机游戏创作水平的群体,会不自觉地把《原神》与海外相关游戏作比较。尽管《原神》的投入规模很大,但是,国内在单机游戏开发上并不具备领先优势,而《原神》本身的多端口并行也抬升了成本,最终呈现效果仍与国外头部单机游戏相去甚远。再加上为了兼顾手游端口,《原神》的人物设计、操作等都相对低幼化,AppStore给出的适用年龄建议为9岁以上。
当下,国内单机游戏市场的土壤相当贫瘠。2019年,在全球单机游戏营收规模达到300亿之时,国内单机游戏的产值仅6.4亿。此前,“国内单机游戏之光”的《黑神话:悟空》发布相关信息时,尽管市场对其品质颇为期待,但行业对这款投资超1亿美元的单机游戏,在国内市场回本持悲观态度。
目前来看,抛开《原神》面临的争议,游戏本身所达到的高度,在当下的国内游戏市场已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水平。况且,引发讨论并不是一件坏事,《原神》上线之后,确实震动了“蝴蝶的翅膀”。
一方面,在创作市场,游戏行业的创新效率很低,资本投入与创造力并不成正比。一般情况下,资本往往更青睐于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商业模式,通过复制已经成功的游戏模型,或者在原有的游戏模型基础上进行微创新,而很少选择冒着巨大风险去开发一款全新的游戏。
由此对比可知,米哈游选择以巨额成本投资《原神》,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而且,《原神》立项时,米哈游制作的《崩坏3》刚刚正式上线运营,对于这样一款已经孵化成熟的游戏,米哈游完全可以在已有基础上深度开发,继续变现,但米哈游选择了“另起炉灶”,搭建一个700人的大团队开发《原神》。
另一方面,在消费市场,《原神》的多元发行模式并非没有参考价值。就国内市场而言,PC端与移动端等多端发行,所引发的讨论,同样在无形中增进了不同玩家群体之间的了解,为双方的融合搭建渠道。
就海外市场而言,《原神》在30天内的海外市场收入近1.6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6.5%。其中,日本贡献了近5900万美元,占24%;美国贡献4500万美元,占18.3%。《原神》在亚洲市场及欧美市场所释放的潜能,也加速了国内游戏走向海外市场的脚步,尤其是《原神》中所融入的中国传统元素,也将伴随着游戏出海加速文化出海的进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原神》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将在不远的将来进一步释放出来,彼时,国内游戏行业或将迈上新的台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