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还爱着我原唱变有钱这件事,不是玄学。有钱人身上都有很多相似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并不是变有钱之后才有的。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特质,所以他们才变有钱的。
靠买致富的人,不论中的奖是500万还是1000万,最终大概率都会回到中奖之前的经济状况。
而靠自己的努力致富的人,就不同,他们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失败而失去财富,但是他们通常又可以再赚回来,比如特朗普,在他赚到数十亿美金身价后,一度失去一切,但后来他又努力全部赚回来了,而且赚得更多。
因为白手起家的人,也许会失去财富,但他们不会失去让他们致富的东西——他的头脑,他身上的特质。
以下这五种特质,你可以琢磨一下你认识的人,一一对应,有钱的人几乎都具备,而都具备但没钱的人,别着急,大概率上他们以后会越来越有钱。
这里的游戏,是一种代指,可以是真的玩游戏,可以是参与一项运动比如篮球、台球,可以是工作,可以是投资,可以是创业,甚至也可以代指人生。
一切都可以看作游戏,有的人想的是怎么赢,有的人想的是怎么不输,这两种人终究是天壤之别。
想一下,如果你玩任何一种运动竞赛或游戏时只守不攻,请问你赢得比赛的概率是多少?
一定是前者,每一个有钱人都伤痕累累,他们想赢,他们进取,他们攻击,所以他们赢了,虽然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失败。
而后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只要不定难的目标,就不会失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达利欧年轻时,有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当时他持有猪腩期货,连续几天都是跌停。
“当时我们有一块巨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板,每当价格变动时就会发出咔嗒声。于是每天早上开市时,我都会看到并听到市场价格下跌了200点,这是每天的下跌上限,然后就在那个价格上保持不动。
于是我就知道我已经损失了那么多钱,而进一步的潜在损失尚不确定。那是刻骨铭心的经历,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因为我再也不想经历那种痛苦了。
这段经历增强了我对犯错的恐惧感,让我懂得了必须确保任何一次押注,甚至赌注组合,都不能使自己的损失超过可以接受的限度。
在交易中,你必须既有防御心又有进攻心。如果没有进攻心,你就赚不到钱。而如果没有防御心,你的钱就保不住。
我相信,任何在交易中赚到钱的人,都必然经历过可怕的痛苦。交易就像跟电打交道,你可能被电击。这次交易中,我感受到了电击,以及与之相伴的恐惧。”
我们前几个月开始尝试投放自媒体卖训练营,这是有进攻心,做成了我们明年可能就会多赚很多钱。
但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也要有防御心,我们每一轮尝试押注都不大,加起来不超过10万,我鼓励大家尝试,春节前尝试三轮,损失谁都不开心,但我们控制在了可接受的限度。
大家在职场里做事也是如此,我当时在第一家公司上班时,主动承担更多的涨粉压力,每天跟一大堆帐号沟通互推。
有一天出了个错,我们公众号叫创业邦,当时还有个假创业邦,结果我参与一个朋友组织的互推里,竟然有那个假创业邦,我没注意到,结果这篇文案发在我们号上后领导看到了,等于我们真正的创业邦给假的创业邦在推广,而当时我们公司正在起诉这个假号。
那天特别难受。有个同事过来安慰我,说“做事越多,错的越多,那些不干事的人都不犯错”。
因为当时我确实是一个很激进的人,我还没过试用期,就做了很多突出贡献。那句话,让我知道,我还是要继续激进的成长,多做事,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但以后确实也要更加学会管控风险。
很多公司里,有些人就属于怕出错、怕干不好,而一直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不敢接受新任务、有挑战的任务。有的人就比较有进攻心,总是想有新的突破。
如果你的目标是过得舒服就好,你就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钱。如果你瞄准的是星星,你至少会射中月亮。
你的时间、注意力、精力专注于机会上,机会就会扩大,你看到的机会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你的时间、注意力、精力专注于障碍上,障碍就会扩大,你看到的障碍会越多越多,越来越大。
你想变成有钱人,有钱人是少数人,有钱人做得是多数人不敢做的困难的事,困难的事注定有很多障碍,否则不就人人去做了??
我们会发现,任何时候组成一个团队,讨论一个要去做的事情时,经过一轮讨论,人群就会分成两类人:一类人就是一直说这个事如何行不通的,一类人就是在讲如何让这件事行得通的。
我们需要那些看到如何行不通的人,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你根据那些点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提“建设性建议时”,我们就变成了“专注于机会的人”。
很多人不愿意承受任何风险,手里有100万,损失10万,都会让他痛不欲生,他连损失十万的勇气都没有,甚至5万、2万都没有,最好是一分不少。
啥叫风险投资?咱们说大白话就是,他们投出去收不回的风险很大,因为他们投的都是一个创业者最开始的时候。
那为什么他们还干?因为他们专注于机会。如果是专注于风险,这个事情没法干,一个人刚创业,团队、产品、业务都不成熟,一眼望去不全是风险么?
大多数创业者、投资人、生意人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是个偏保守的人,不是激进冒险的人。
但其实他们说的是真的:创业、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事,就该让谨慎的人来做。
我一直是一个独立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不仅是在市场上,而是在几乎所有方面。同时,与失败比起来,我对乏味和平庸的恐惧要严重得多。对我而言,很好的事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达利欧8岁时开始积极的打零工赚钱,送报纸,给别人家的车道铲雪,去餐馆擦桌子,去商店做理货员,12岁时他开始去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年轻时他就攒到了可以独立支配的钱,然后他开始买股票。但他会认真研究,他说:
“当时每期《财富》杂志上都有一张很小的可以撕下来的赠券,把赠券寄给杂志社后,你就能得到免费的《财富》500强的年度报告,我要了所有企业的报告。
我现在还记得,邮递员很不情愿地把那些报告全部都拖到了我家门口,然后我就仔细的阅读每一份报告。”
因为稳定等于安全,安全等于没有风险,没有风险的事情,几乎注定没有高收益。
稳定的薪水,是一个固定值,不管你的贡献多少,老板都要给你发这个固定值。这就决定了,这个固定值一定不会大。
如果是你赚的更多的是业务分成,你每个月都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业务没做好,你的收入比预期固定值少。一种是业务超额几倍完成,你赚到了别人的几倍收入。
现实中,拿稳定薪水的肯定不用每个月承担风险,但长期来看,他一定不如拿业务分成的那个人有钱。
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每个月写文章超过10篇,因为写得越多奖金越多,我认为我是在给自己工作,所以我越干越有劲头儿。
我的第二份工作,月薪4万,但我做了一年就辞职了,我认为我是在给老板打工,我在领固定工资。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就要明白收入不应该设限,而固定工资就是设限,你可能小康,但你不会赚大钱。
我们有个业务负责人,她拿的钱基本都是业务提成。如果我去跟她说:嘿,别拿分成了,我给你月薪3万,旱涝保收。
她会怎么想?如果她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她会认为我在抢她的钱:老板,你是不是怕以后业务越做越大,我拿得会太多?
大部分人会害怕以工作成果来支付薪水,无非是一种害怕心理,也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表现,怕做不到,所以想拿个兜底的高收入,那老板又是傻子,为什么要花高价钱请一个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人工作。
厌恶推销,是最容易阻碍成功的障碍。对销售和宣传觉得很难的人,很难变有钱。
如果你不愿意让别人认识你、你的产品、你所提供的服务,你如何为自己的事业或你所代表的事业创造可观收入呢?
有钱人通常都是优秀的宣传者,他们也愿意满怀热情地来推销他们的产品、服务和创意。而且他们也很懂得用极富吸引力的方式包装自己。
有钱人通常都是领导者,而所有的领导者都是宣传者。假如你想当领导者,你必须拥有跟随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说,你必须善于推销、启发,并鼓舞别人来相信你的观点。
不妨想想特朗普,想想每一届美国大选,如果你想做金字塔顶端的那个领导者,你就要日复一日的宣传推销自己。
如果你不喜欢宣传推销,那你不妨列一列原因,然后一项一项的问自己,这个想法是如何形成的?是合理的形成的还是因为一些事的错误引导导致的?我接下来如何消除这个想法?
一切成功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产品,还是品牌,还是企业和组织,没有一个不靠宣传推销,你又怎么会成为例外。
很多人都有仇富心理,在网上看到有钱的人新闻就会在心里骂骂咧咧,现在抖音上、微博上评论区里,你随时都能看到这样的人。
这些人,有一定的“受害者心理倾向”,认为自己穷,自己是社会的受害者,而谁是施害者呢,肯定是那些有钱人,他们把钱都赚走了,他们赚的钱我几辈子几代人都赚不到。
同时他们不会觉得那些有钱人是真的有能力,而是说:他们爸妈有钱,他们起点高,他当年比较幸运,他们有关系,他们踩中了风口,至于努力和能力,可能还不如我。
更有甚者,他们喜欢听到一切有钱人的坏消息,哪个企业家被整了,哪个公司被查了,哪个主播被点名了....
有一天,他看电视,欧普拉正在访问黑人女星荷莉·贝瑞,谈到荷莉当时是如何拿到有史以来最高的女演员合约片酬:2000万美金。
哈维看着电视上的荷莉,心里想:这是什么话!你以为我们这些观众都是白痴么?你那些话真是最好听的宣传辞令了!
哈维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负面想法,并感知到这个负面想法正在逐渐扩大、再扩大,这个想法正在掌控自己,他意识到这一点后,马上自我制止,大声在心里喊:取消!取消!谢谢你(荷莉)跟我说这些!
他把这个负面声音抹掉,然后大声说:干得好,女孩!你太帅了!你太便宜他们了,你应该要三千万的!你太赞了,那是你应得的!
我这几年因为创业,接触到一些很不错的圈子,在这些圈子的微信群里,你会发现一个人分享他的赚钱案例或者好消息时,没有人会觉得:“傻逼,又来炫耀!”
大家都会发自内心的恭喜恭喜+牛逼牛逼,然后希望他分享一些经验、信息、数据等,好学的人,还会追问一些问题。大家希望经常能听到这些分享,而不是排斥。
哈维说,你要有这样的宣言:我欣赏有钱人,我祝福有钱人,我爱有钱人,我也要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有钱人。
正如达利欧所说:你要问自己要什么,将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作为范例,努力分析出潜藏在他们成就背后的因果关系模式,这样你就能应用这些模式,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所以有些人,喜欢认识有钱人,听有钱人分享,请教有钱人问题。他们会感谢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因为成功的人提供了案例、经验、信息供他们学习。这样的人都会越来越有钱。
很多人喜欢找穷人聊天,得到一种共同贫穷的情绪共鸣,是莫大的快乐和,这些人大概率不会变成有钱人。
以上就是越来越有钱的人的5种特质,如果你都有,恭喜你。如果缺哪个,也恭喜你,人的特质都是可以刻意练习刻意改变的。
有钱是一种结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如果你想改变果实,你必须先改变它的根,如果你想改变看得见的东西,你必须先改变看不见的东西。
reference:本文参考书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作者哈维·艾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