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区这本应是一个生机蓬勃迅猛发展的产业,却一起步就陷入一团乱战的尴尬境地;这本应是一个产销对路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却屡遭诟病令人难以信任。
去年11月底,孙女士在一家大商场的手机柜台被推销员说动心了。这是一款三普老人手机——彩屏、翻盖,符合老年人审美;屏幕超大、字超大、按键超大、音量超大,气派又方便;手电筒、报时器、收音机、SOS键,实用也好用;价格只有399元,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3个月后,孙女士心里的“美”被老人的几句抱怨整没了。“也没打这么多电话啊,话费怎么总这么多呢?是不是手机有问题啊?!”孙女士在检查手机短信时发现问题出在增值业务上。10086短信显示:手机多次点播了中央音乐平台公司的“新鲜宝贝”业务,每条2元。账单显示:这个所谓的“新鲜宝贝”业务,在今年2月25日一天就“被点播”3次。
通信运营商对此的解答是,肯定是用户自己不小心上网了。在确认老人肯定没上过网也不会上网后,孙女士要求运营商关闭移动梦网。
但更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关闭移动梦网第二天,手机依然“风雨不误”地收到短信:“您已点播了中央音乐平台公司的‘新鲜宝贝’业务,每条2元……”
上网一查:所谓的“中央音乐平台公司”的信息都是偷摸扣费的投诉,最早的投诉是在2008年。
在孙女士购买的这款三普手机售后维修点——长春市安华通信商城“顺鑫通讯”的工作人员声称,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维修点,是这款“SunupLI777”型号三普手机的全省代理商,销售手机的那家商场就是从他们那里进的货,而他们是直接从深圳拿的货。记者看到他们的柜台也在直接销售这款手机,价格是280元。
“我们手机肯定没问题,钱肯定是被通信公司给扣了呗。但我可以给你升级到最新的系统,你的手机卡要是没问题,升级后肯定就没问题了。”记者了解到,这种系统升级业内俗称“刷机”。
“你们拿的货到底是不是正规的三普手机厂家啊?”记者问。一位女工作人员的回答很有意思:“正规啊,现在三普都能生产。”
在刷机后,孙女士迫不及待地重新把卡装上手机,3小时后一条短信让她再度闹心起来:“您已点播了中央音乐平台公司的‘新鲜宝贝’业务,每条2元……”
手机不敢用了,那么卡有没有问题呢?孙女士把卡装到其他手机上用了10天,没有问题。
是否手机本身有问题呢?记者在三普手机官网上没能查询到“Sunup-LI777”型号手机,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的核发进网许可证的电信设备名录里,也没能找到手机标示许可证编号的这款设备。
记者登录工信部下属的电信设备认证中心网站“电信设备进网管理”,输入手机上标明的入网许可证号(02-)、扰码(7A1A71P18YX8XPP)和串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网站一边显示“标志与移动电话机串号均是真的,且对应”,但另一边却显示出几张完全不同的手机图片。
截至记者发稿,代理商拒绝提供厂家信息和联系方式,销售手机的商场亦未能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记者多次拨打深圳市三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统一咨询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安华通信商城是省内著名的手机集散地,来这里批发购买手机的人特别多。记者注意到,老人手机作为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已经渐显轮廓,正规商场内“一机难求”现象在这里并不存在。在这里卖老人手机的并不少,很多柜台都将其单独摆放在一起展示,俨然是一小块“唐僧肉”了。但奇怪的是,“参战”的都是国内品牌,而且以小品牌居多,没有哪个品牌特别突出,基本功能和样式也都差不多,单从介绍来看很难作出比较,反倒是一些以山寨机起家的厂商,生产的老人手机以低价位吸引了不少顾客。一般老人手机价格都在500元以下,绝大多数是300元以下,有的手机要价才百元左右。
“不好用你拿回来我给你换,我这儿和他们不一样。”记者目击了一位售货员以120元价位成功推销出一款老人手机。
在一线品牌和洋品牌柜台,记者发现没有一家卖老人手机。一位售货员的话道出了个中原因:“谁卖这个啊?几百元钱,用一辈子也不换啊!”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手机“同号不同样”现象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你这不就是五码机嘛,市场上很常见的,卖货的都知道。只是这个样子差得太离谱,倒是大商场卖这个比较少见!”
这位圈里人所说的“五码机”其实就是地道的黑手机,只不过隐蔽性更强一些,主要是指手机的串号(IMEI码,每部手机都有惟一的识别码)在机身、外包装等处都能做到完全一致,当然,这些IMEI码是伪造的,其他编码也是伪造的。记者了解到,这种黑手机有完全伪冒的,还有很多是黑厂商与有资质厂商贴牌合作,获取入网许可后,复制扰码(也是每部手机惟一识别号码)和串号后分区域销售。正规手机一个扰码和串号只能对应一部手机,五码机的一个串号对应的是一批手机。普通顾客很难鉴别这种手机的真伪。但实际上黑手机很难和报批厂家送检备案的手机图片做到完全一致,记者也是在这一关发现了黑手机的“马脚”。
“黑手机去做利润这么低的老人手机肯定是有所图嘛,这种扣费软件主要就是针对老人的,这是‘吸血鬼’盯上‘唐僧肉’了啊”。圈内人一语道破天机。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钟萍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没细作区分,但每年投诉话费被扣的不少,主要是智能手机和老人手机。央视2010年就曝光过一些手机生产商和软件提供商(SP)合谋在手机内置扣费软件,电信运营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参与分成,这几年监管力度虽然加大,但类似报道依然层出不穷。媒体报道,我国已有20多万部手机感染扣费病毒。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样本分析发现,平均每部手机每月被扣费20元,仅一款暗扣话费的病毒,每年偷扣线万元。这些数据真是触目惊心。对此,手机安全专家建议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加大技术投入,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手机病毒制作者和传播者的违法成本。
记者查找网上报道发现,已经有30多款山寨或贴牌手机因扣费软件问题被外地工商部门查处过,其中就包括三普手机。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扣费黑手机,品牌商恐怕也很难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按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的速度,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无疑,这个“夕阳市场”是巨大的朝阳产业,把老人手机市场培育壮大应该是多赢的事情。从2005年第一款号称老人彩屏手机的海尔Z300开始,国内老人手机市场发展已有8年。但8年时间,大品牌不屑作为,小品牌蜂拥而上,盲目跟风,迎来的是遍地开花,也是一地口水,依然没有树立起真正的品牌。而电信商的放纵和出卖品牌厂商的贪婪一样,给了那些SP商和黑厂家疯狂的理由,在毁坏市场声誉的同时,也在毁坏消费者信心。
钟萍副秘书长建议,手机厂商应该把精力多放在研究老人手机的特性上,只要做出符合需求的产品,一定会有发展,厂商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早已退出市场的诺基亚1010等老牌手机被精明的网络商家重新包装成老人手机,卖得很火,究其原因,恐怕还是个信誉问题。而信誉的背后,一是良心,二是远见。(李大川)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