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魔法学院近日,关于“网游小花仙涉嫌引诱幼女”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扩散。未来网记者通过查看相关论坛、微博评论发现,很多玩家网友表示,曾看到过类似内容,并进行举报过。
然而,6年间的各种举报和整治,并未换来一个干净的游戏环境,其中仍然充斥着各种引诱未成年少女的可耻行为。游戏产品公司方面支支吾吾狡辩,但不能自圆其说。而网友却揭露的很多肮脏的行为,都指向游戏产品公司本身渎职甚至是有纵容犯罪的嫌疑。因为这种危害极容易由点及面,大规模扩散。
诸君请看一组数据,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其中涉足儿童网络游戏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如此庞大的未成年群体,不仅希望游戏产品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也希望游戏产品设计者不能少了“良心”。
作为一款游戏产品,它带给孩子的娱乐目的是其次的,首先必须保证内容的健康向上。毕竟儿童时代正是身体、心智发育健全的黄金时期,特别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如果游戏产品具有很强的诱惑性或者导向性,很可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网络游戏虽然从一种程度上满足了孩子对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好奇心,但如果内容不健康,则产生危害更甚。
况且在网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的挤压下,一些本来发端于健康教育理念的儿童网游也完全有可能像成人网游那样逐渐走味,甚至给下一代带来伤害,而这种伤害在短时间内也许不会显现,但对人的身心的负面影响十分深刻,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弥补和修复。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游戏产品公司不可能完全具有道德自觉,还是得以来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及时阻止。据我国2010年开始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提供服务时,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并绑定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一致的银行账户。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终归能找到破解漏洞的方法。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的根本在游戏产品设计企业,那么就得在游戏产品方找破解办法。
就是依靠法治手段,重新塑造游戏产品的“良心”,同时也希望游戏设计和监管人员也能够多流一些“道德血液”,别被利益俘虏变成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犯罪纵容着和支持者。当然,对于网友举报的此类涉嫌引诱未成年人的行为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其实,不仅是现实中,网上儿童的保护也更重要,尤其是网络时代,儿童遭遇诱惑的几率要比现实中大很多,所以不妨以此为契机,对于涉及儿童的游戏产品来一次大规模的普查。同时根据儿童游戏产品所暴露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把儿童保护提到更高的层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