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之风流霸主在《黑神话:悟空》公布之后,有人专门做了一张贺图。其中有1961年上美手绘《大闹天宫》的神猴儿、86版西游中六小龄童的灵猴儿、新版西游中张卫健的贱猴儿、无厘头动画《夺宝幸运星》中的泼猴儿……还有那躺在最中间的黑猴儿。
他们都是西游文化的一座丰碑,亦在其作品中,有着不同的战力表现——只不过,若是抛开那林林总总的东西,单论所在作品中的战力水平的话,那其中确实有一个无可质疑的天花板:
在互联网上,存在一群从页游时代流传下来的“赛博越共”——《造梦西游》系列玩家。
他们总能在不经意的一隅中抛出《造梦西游》系列的相关黑话,然后引来一大群人的共鸣。
在那个2010前后的页游时代,为顺应4399平台在“开发/发行/平台运营一体化”战略体系,4399旗下的造梦工作室在短时间内,推出了《造梦西游》、《造梦西游2十殿阎罗篇》和后来大红大紫的《造梦西游3大闹天庭篇》。
严格意义上来说,造1并非这个宇宙的第一部作品,2010年的《西游传说》才是
《造梦西游》有着一套完整的RPG页游逻辑:横版过关、装备驱动、法宝系统等等。而在西游题材的ip加持下,造梦系列“网页小游戏”在那个年代的小游戏领域内,算是降维打击的类型。而我们主控的角色,最开始只是一个布娃娃小猴儿,后来唐僧、八戒、沙僧、小白龙依次加入其中。
在取经团队中,作为灵魂人物的孙悟空,自然是承载了最多的关注。比如战斗方面,被人津津乐道的“七十二斩+重斩”等combo,“火焰旋涡”这种只要蓝量足够就可以达成无限连招的技能。
由于戳棍存在硬直且可以无限使用,所以就如同但丁的咿呀剑法一般被很多玩家复用。甭管你是三教九流还是神仙鬼怪,都要在这戳棍的威名之中臣服,一时间,天地四方之神仙都被悟空的大棒子戳的不能自已、直至荼蘼。
好巧不巧的是,多年之后的《黑神话》,当天命人面对最强隐藏boss二郎显圣真君时,一手“戳棍捣蛋流”亦是大放异彩(下图来源@osakona)
在游戏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社区传说流传着。由于许多boss需要反复击杀刷取装备,所以在论坛上,有着大量号称“高爆率”的点位存在着,你需要在那个地方击落boss,才有更高的概率获取装备。当然,正所谓“心诚则灵”,在我个人的回忆中,在那些点位的装备爆率,似乎确实有那么一些离奇。
在那个接触电子游戏的方式其实并不多的年代、在那个主机禁令尚未解除的时代、在那个移动端游戏还未崛起、页游还未没落的短暂时代,造梦西游就成为了许多00-05后的昔日回忆。线下联机的便利,使得两人可以共用一台电脑、一个键盘,玩上一个下午,便能得到长久的满足。
尽管严格意义上,生于千禧前一年的我并不属于这个年龄段,但因为我的表弟,我也算是有幸被拉入了坑。在那个两台电脑共玩还稍显奢侈的童年年代,我跟我表弟就这么一起挤在电脑前,共用着原初的键盘,俩人一路平推砍图,我们“一个打千里眼,一个打顺风耳”,一路打完了造梦的123系列。
且不说造梦3后期的膨胀数值算是有目共睹,光是四大天王的神殿,就够那时的孩子们喝一壶。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都要么被天上的冰锥子扎到,要么被boss的伤害秒掉,然后看着原地两座墓碑大眼瞪小眼。
关于游戏的玩法呈现,已经是昔日之事,如今造梦西游在网上被玩家们调侃最多的,还是其在剧情中一路干到底的辉煌战绩。
玩着《造梦西游》的那群人们,如今热衷于将造梦西游称为“黑神话青春版”甚至“黑神话胚胎版”。毕竟,二者有着类似的主线剧情,也都是一路干神仙鬼怪。
从南瞻部洲到西牛贺洲,从十殿阎罗到五方鬼帝,从金木哪吒等阐教弟子到截教之首通天教主,从昆仑山上的诛仙剑阵,到二十八星宿、十二生肖再到直面东皇太一……在造梦F4的征程里,八十一难的下凡妖怪们已经显得格局太小,因为中国神话体系的神仙们,几乎被他们锤了个遍。
不止是中国神话体系,梵天、湿婆、三相神……哪怕是设定超标,以叠盒子著称、一个念头便是一片大千世界的印度神,也都让他们给暴揍过一轮。
尽管理论上来说,这些战绩是取经团队共同的努力。但作为贯穿造梦系列始终的角色、剧情战力扛把子、出镜率最高的猴哥来说,自然被冠以了“绝对主角”的名号。
于是,他们会说,这只不起眼的布娃娃,其实是真正的历代最强猴儿、真正的“历代驰名第一妖”,没有之一。
至于造梦西游的页游辉煌之余,其他ip衍生内容,说实话,其实并不算成功——至少已经不复造梦3的辉煌。
作为4399旗下造梦工作室的扛鼎之作,自造梦三爆火之后,相关的衍生游戏已经不下十几款,比如《造梦西游:元素劫》、《造梦西游:三界争霸》,还有《造梦无双》等等等。
在我看来,造梦西游是页游时代的缩影之一、也是那个4399搞页游自研的时代缩影、像《生死狙击》《三国小镇》等等等等,那个让无数00~05区间的孩子怀念的页游时代。
页游ip热潮之后,除了老玩家之外,几乎不会有啥新人傻乎乎地再打开网页从头开始肝一款页游。但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up主和直播up主会偶尔做那么一下造梦相关的视频/直播。
当然,《造梦西游系列》并非完全地活在回忆当中——毕竟,时至今日,造梦系列依旧有着不少在运营的产品,而系列正统的页游,也时不时会“诈尸”一下更新一波儿。
人们都会说,其他作品中的悟空,都是大圣本人;唯独造梦西游里的这个布娃娃,是童年的你——是那个不怕天、不怕地,是曾经少年心气无双的你自己。
如今的造梦西游,除了所谓“互联网越共”的身份定位之外,还有了更多的情怀延伸。
你会发现,在那个制作成本与文字剧情相对低廉的2D页游时代,许多游戏对其世界观框架的描述都是堪称庞大、多元的。
《造梦西游》系列正是如此,从一代的降妖除魔、到二代的扫清十殿阎罗、三代的大闹天宫……
尽管画面表现力、文案叙述、剧情深度等方面,已经根本不可能和现在的游戏同日而语,但如今的人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去设想:若是能够以造梦系列的世界观规模,去以《黑神话》那般技术力的技术力驱呈现的话,会是一种怎样的规模、会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人的想象力,永远是大千世界中最强的道法——当然,只不过是大脑片刻YY的事情,却要不知穷尽多少人之心血亦无法完成。
那所谓的“文化饥渴”,在今天,似乎渐渐开始复苏。昔日的旧梦,则成了造梦的素材。
《黑神话:悟空》的发售,让有关“文化”的二字被反复提起,亦让许多人开始有了更宽广的梦。他们将过往的梦与当下串联,并将目光瞟向更远的未来。
而在互联网的调侃与回音之中,你会发现——那“造梦”二字的含义,似乎在此刻,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回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