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玲我们的目标:推广游泳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学会游泳,让更多的人认识游泳带来的好处,让更多的孩子不受溺水伤害
游泳不仅能强身健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救技能之一。如果孩子从小学会游泳,当意外不幸发生时,这项救生技能很可能就会避免孩子陷入危险的境地。
如果一开始你就着急让孩子练憋气、练动作,那会让孩子感到非常不愉快。他们会感到水带来的压力,这样学习游泳就再也没有乐趣,而只剩下恐惧了。所以你需要耐心,让孩子先充分的接触水,接受水。
怕水的孩子只要在水里离开爸妈一步,就会感到无比恐惧,可以先让他穿上救生衣,和他建立信任关系。这段时间,让孩子尽情玩水,享受漂浮在水上而不下沉的感觉。注意还是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进入下一步。
由于孩子处在怕水的阶段,与其花时间哄他进入更深的水域急于求成,不如创造一个相对安逸的氛围,培养他的兴趣,并让他在在浅水中尝试着自己游动。这样,他能减少甚至消除对水的恐惧感。
邀请他会游泳的朋友和他一起游泳。孩子们很善于模仿,那些会游泳的同龄人无疑是孩子们的榜样,他们在无形中会给孩子们鼓励和信心。当然,要小心朋友中的损友!
取下救生衣和一切帮助他漂浮的辅助装置,并教他如何漂浮。让他感受到,即使什么也不做,水的浮力也会把他慢慢地抬起来。如果带着辅助装置进行漂浮,会让他产生一个虚假漂浮感,所以一定要摘除所有辅助装置。
在练习屏气时,请不要鼓励他尽可能长时间的屏——这是很危险的。可以这样说:“屏住呼吸下水,我大声数到3,到了3你再出来换气。”保持给孩子建立一个简短的目标,可以让他学游泳时更有成就感,也给他们增加了安全性: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到底能屏多久。
这可能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许多大人也会卡在这一步吧。其实很简单,告诉你的孩子,在从水下上来的时候,确保是先呼气再吸气的步骤。可以让孩子们试着漂浮,然后帮助他练习呼吸。这一步可能会让孩子呛水,在这时候,请确保自己有着第一步的耐心!!
0-3岁小宝宝游泳,还对将来正式学习游泳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宝宝天生就有亲水和闭气天性,新生儿32种反射反应中,其中一种就是游泳反射。5、6个月大的宝宝,可以睁着眼闭着气自己悠然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但是,如果宝宝出生后没有接触到水的环境,他的亲水天性和无师自通的游泳就会逐渐消失,等他长大后再来学习游泳,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克服惧水的心理。
等到宝宝5岁以后,跑起来很协调,能够不用扶手上下楼梯,能够双腿交替跑跳、骑车、单腿向前和向后跳;能够遵守包含多个步骤的指令,能够完成复杂的大动作,如双手和双臂能同时做不同的动作,就可以正式学习游泳技能了。
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溺水并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那样的戏剧性,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
就算你没有孩子,如果你夏天去海边,去泳池,如果你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可以及时救命。从事发你只有30秒钟去把孩子救出水中......
▲很多人以为溺水的人会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是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身体都是垂直的。如果要真的躺水面上,大家早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如果看到有孩子这样在水里,请大人们不要怕麻烦,不管是不是你孩子,请大声问一下这个孩子是否还好?如果这个孩子不回答,宁可你判断错了,也要跳入水里救起这个孩子。
▲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左上角的图示一样惊慌呼救……实际上是下面的一组图。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喜欢游泳,请关注运城盐湖游泳协会,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交流、宣传推广游泳运动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