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鬟羽外化仙作为曾经在海拉鲁大陆风驰电掣几个月的老玩家,品牌君一眼就看出了《原神》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任天堂Switch超人气游戏《塞尔达·旷野之息》。
可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原神》人气不减反增,在手游收入榜上强势登顶,甚至超越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两大现象级手游。
公测一个多月,因为氪金、抄袭等争议标签的《原神》尽管评价两极分化,却收获了实打实的变现流量。
11月,《原神》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收入达到2.39亿美元,登上全球手游畅销榜的榜首。在10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榜单上,《原神》公司米哈悠成了第二名,仅次于腾讯,甚至超过了网易。
有趣的是,《原神》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国内。从市场分区来看,中国占到总收入的33.5%,而以日本和美国为首的海外市场整体贡献了近1.63亿美元,占到66.5%。
好家伙,继《荒野行动》和TIK TOK以后,又一个成功出海的中国APP!
除了流量、收入等方面的变化,《原神》游戏本身的口碑也发生了逆转。从最开始的3.6分,上升到现在的4分,触达到及格线。
虽说米哈游凭借前作《崩坏》系列,在国内手游玩家中还算比较有知名度,但真正让《原神》出圈甚至爆红的,却是它自带的争议话题。
要知道,游戏行业是有鄙视链的,手游、端游和主机三个领域都是互相看不上。主机上的神作《塞尔达·旷野之息》被鄙视链低端手游《原神》抄袭,那肯定是值得很多人大吐一番的槽点。
《塞尔达·旷野之息》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人气,《原神》目标是全球市场,所以它的争议点也是在全球范围扩散开的。
吐槽的人多了,普通路人的眼光也就被吸引过来。米哈游或许不会管路人下载游戏的原因,是真感兴趣想玩玩,还是看看抄袭得有多厉害。只要你下载了游戏,就成了为他们氪金的潜在用户群。
所以,原神不仅能吸引到普通的手游玩家,同时也能吸引到部分玩过塞尔达的用户。
目前无论是从米哈游收入还是玩家口碑来看,米哈游的黑红营销出圈计划,的确是成功了。
在游戏制作上,米哈游一直属于国内较高水准,是可以做出能够让人有付费冲动的人物设计的公司。如此这般,再搭配上巨量宣发,黑红和全平台广告投放齐上阵,也就造就了《原神》今日的高人气。
品牌君以前也给大家分享过不少综艺做黑红营销的案例,早前的乔碧萝和最近的凡尔赛文学蒙淇淇也是如此,他们最终基本上都落得了赢人气,输口碑的结局。说白了点,就是赔本赚吆喝。
黑红营销自带巨额流量,要想真正做一套优质案例出来,就必须要保证“黑”的重点不能是硬伤,模糊且有争议的点才值得讨论。
那么,《原神》抄袭《塞尔达·旷野之息》算硬伤吗?在游戏圈,抄袭事件其实屡见不鲜,但并不妨碍抄袭者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升级”。
《原神》就确实如此,它开创了“抽卡+开放世界”游戏模式的先河。探讨“《原神》和《塞尔达》及其他游戏有什么不同”这种“黑”的本质,自带讨论性,具有更深层次的味道,进而引发路人对游戏的兴趣和好奇。
目前,综艺、娱乐圈已经对黑红营销套路有一定了解了,很难说这种营销方法能维持多久。
营销只是产品其中一个方面,真正能打动观众,并且能让他们长期期待的,内容本身也同样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