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魔古钥匙出去吃饭想锻炼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于是假意借需要孩子去服务台或者跟服务员要个小物件,结果孩子摇头摆手不愿意去。
学专家说要定期开家庭会议,跟孩子讨论问题,你兴致勃勃地问他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撇过头丢下句:“不知道。”而且凡是问什么都答不知道。
平时和孩子们玩游戏,你家孩子负责抓,别人孩子跑不过,每次快要被抓到时,人家说:“前面有个传送门,传送到看不见的地方了,你看不见我。”结果你家孩子就很听话不抓他了,也不会反驳他随意修改游戏规则。
其实从这些事例我们能看到孩子胆小怕事、软弱、没主见,但如果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掉外皮,露出核心的话,你会发现那其实是孩子心里的不自信在作祟。
自信源于什么?有人说自信源自于自己内心的底气,认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好。也有人说自信建立在他人的积极评价上,他人发现自身的优点,会更利于自己各种能力更高水平的呈现,能增强自信心。
那么回过头来看孩子的不自信源于什么?对各种事情没有经验,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做事情的时候经常被批评、指责:“这样不对,不是那样做,要这样。”“你怎么穿件衣服都搞那么久?”
对于负面的评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当回答问题时都怕答错被唠叨、说教,就压抑自己,回答不知道或者甚至闭口不答,采取的是回避和逃避问题的策略。
因为孩子知道就算讲了也未必能实现,还可能增加烦恼,这样的感觉不好受,不如就顺着父母,他们决定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这样更舒服,他们的本能脑就是遇见问题要么反抗、要么逃跑,加上情绪脑的话就是要么哭闹反抗、要么逃跑。
面对不自信的孩子,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培养,有些家长听了很多讲座,也看了不少书,跟着书中的方法也去实践,但依然效果甚微,为什么呢?
从未意识到自己身上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在沉睡,你一直不唤醒它的话,就无法用人类的终极能力——元认知,助力孩子提高自信心。
什么是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与普通认知的差别在于,普通认知是走进当下对事物的直接思考,而元认知则是跳出当下回看历史的自己所有过程,并思考改进方法。
人类和其他动物非常不同,他能观察到自己思维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然后进行优化,重组经验,不断得迭代,做出更好的选择。
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有这种能力,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还如此的大,是因为元认知按心理学的意向性分一共有6个层次,就如游戏打怪者的身份一样,战力高的打怪轻松,战力低的可想而知。
从这6个层次来分可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被动元认知,另一类是主动元认知。被动元认知是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或亲子冲突时,不得已才思考问题。主动元认知则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不断优化自己,提前想好对策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如果你能从被动转为主动,这便是成长的转折点,意味着那双隐形的翅膀被唤醒了,那么成长才有可能快起来。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假设我们自己元认知被唤醒后,做到这3点能助力孩子提高自信心,让他与你一起展翅高飞。
看过《认知觉醒》的都知道,人类的三重大脑的发育成熟时间不同,我们的孩子可能正处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阶段,遇到问题要么攻击,要么逃跑。
理解这一点,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与孩子产生矛盾时,孩子的情绪一下涨得那么快。也会运用元认知反观自己在过往的亲子冲突时是否也和孩子一样被情绪脑控制,提前调动理智脑思考对策,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家长可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吃饭的时候摆碗筷,自己洗袜子,晾晒陪睡的毛公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些事情做多了,经验也会多起来,家长只需在每一次事情结束后跟他聊一下过程,让他自己总结更好的方法,这样在一次一次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元认知也会被慢慢唤醒的。
除了上面说创造机会展示能力外,还可以在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把他录下来做成一个视频。这个视频里面有孩子做的事情,也有家长的感受。
比如孩子能自己穿衣服或者学会用筷子进餐,这时就可以拍下来,然后加上家长对孩子的具体描述(我看到最近你都自己穿衣服,你又学会了一个新技能,妈妈感到很惊喜;妈妈发现这段时间你有时间概念了,会知道自己计划安排游戏和运动,并且自己调闹铃,不需要妈妈提醒了,真棒)
这些珍贵的视频,回头看都是美好的记忆,同时孩子看了也会更清晰什么时间段什么能力更进步了,还能反复听着妈妈对自己努力的肯定评价,自信心又涨了不少。
结语:孩子的经验、能力不足是正常的,多给机会让他去锻炼、去实践,慢慢的经验多了、能力强了,自信心就会提升的。
但如果你总是埋怨他做事不够细致,用指责、说教的方法去追求完美,孩子就会和你搞对抗,自信心自然要么搞对抗的时候被强权压下去了,要么就是沉到海底去了。
所以我们要运用起人类的终极能力,不断地去自己练习,帮助孩子练习,不断地相互积极评价,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独具一格,你的孩子也在各种事情上得心应手,自信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