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奶茶安全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关乎祖国的未来发展。当今社会,学生欺凌、孩子沉迷网络、溺水等新闻频频现于网络。为了呵护孩子安全健康成长,请跟着我们一起学习以下这10个方面的安全知识,教会孩子做自己的安全小卫士,呵护孩子身心健康。
以下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作的海报,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提示。
一、要重视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到危险、陌生的水域游泳。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二、家长要切实做好孩子在家休息时的监护工作,尤其是“双休日”和假期,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做到“四知道”,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三、在没有大人陪同和没有配带救护设备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摇晃、乱跑、乱动,也不能超载超重,以免船体掀翻或下沉。
四、家长要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管好自己的孩子,切勿存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并且教育孩子相互监督,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私自外出游泳或到渠边、河边、水坑边玩耍的同学,教育孩子要坚决抵制并劝阻,并及时向家长报告。
五、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成年人相助,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并及时拨打110、119、120急救电话。
1、体育课时,不随意攀爬运动器材,不做危险动作。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告知老师,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2、实验课前,仔细听取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在实验室中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乱动化学试剂,做实验时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实验。
2、面对校园霸凌,要自信、勇敢,要有反抗的勇气,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尽量减少在危险地带停留,学习自我防御,谨慎交友。
3、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不要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事后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预防校园欺凌,家校合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请教育孩子:
1、严禁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6、严禁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1、不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防止溺水等事故。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3、注意警告标志、禁止标志。远离井盖、下水道口,远离有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的场所,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
5、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1、做到不玩火柴、打火机,不在家中和户外任何地方玩火,以免引起火灾,造成伤亡。
2、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拨打119,不建议独自上前灭火,如燃烧迅速可打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避开烟雾,往开阔的地方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要跟人群拥挤,更不要盲目跳楼。
3、家中要准备消防安全“四件宝”:灭火器、防烟面具、燃气报警器、灭火毯。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饮食要节制,不能因为贪嘴多吃,导致肠胃不适。
2、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
3、家长们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并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4、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
1、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哪些是隐私部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画图,告诉他们短裤和背心遮住的地方都是“不能随意看和触摸”的。
2、教孩子识别坏人,并要告诉孩子:坏人可能看起来并不坏,他们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他们可能看起来很和善,也会微笑,会给你好吃的。
3、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威胁或恐吓,很多性侵案件中孩子沉默,都是因为受到了罪犯的恐吓和威胁。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受到了侵犯,也不敢说。
4、遇到性侵不是孩子的错,有些孩子在遇到性侵时,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害怕爸爸妈妈知道了会责骂,一直不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