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凤娇近况日前,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疑似遭遇了诈骗,损失约3000元。
日前,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疑似遭遇了诈骗,损失约3000元。
日前,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他疑似遭遇了诈骗,损失约3000元。
前几天,王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的推销电线年话费,可免费领取一部平板电脑:3年线元,分摊到每个月大概是80元,限制条件是3年内不得更换手机号。
王先生是中国移动的老客户,现在每月的线元,“工作人员”提出的条件他完全可以满足。预存话费能免费领取平板电脑,他觉得活动很划算。关于对方的身份,他没有产生过多怀疑。
6月29日傍晚,王先生按照约定与“工作人员”在洛龙区某超市门口见了面。“对方是一名中年女子,看样子40岁左右,没穿工装,也没戴工牌。”王先生说,按照要求,参加活动需要用支付宝“花呗”来支付钱款。
王先生没有支付宝,该“工作人员”就用王先生爱人的手机进行操作。随后,对方告诉他们“花呗”账单上的2880元已经充当预存线元即可。“业务”办理完成,对方送给王先生一部平板电脑。
王先生回到家,才发觉事情有些蹊跷,赶紧拨打中国移动的客服电话,查询话费预存情况,不料客服说其手机号并没有预存话费,而且公司没有推出此类活动。这时,他意识到可能上当了。
很快,王先生和爱人发现,“花呗”账单又多出了200多元的利息,并且账单要求其在1年内还清,而非该“工作人员”此前宣称的3年内还清。他再次拨打该“工作人员”的手机,发现已经打不通。“我事后查询,这种平板电脑300多元就能买到。”王先生说。
3日,记者来到中国移动位于洛龙区的一家营业厅,说明了王先生的遭遇。工作人员说,他们给客户送礼品,一般针对的是新开通的手机号或手机号升级套餐,而不是预存话费。该公司虽然也会通过“花呗”开展相关业务,但只是作为第三方担保手段,是不需要客户分期还款的。
目前,王先生已经报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遭遇提醒市民,办理相关业务一定要去营业厅,千万不要被小利所诱惑。(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周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