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老公十八岁买菜靠网购,吃饭靠外卖,教育靠网课,开会靠视频……疫情以来的“宅生活”带火了“宅经济”,一批新业态迎来爆发式增长,相关企业利润大涨。
7月,位于湖南浏阳的盐津铺子智能烘焙生产线,几乎看不到操作人员。阵阵飘香中,成千上万个小面包在传送带上“行走”,然后被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疫情期间对代餐食品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我们的面包、蛋糕、薯片等烘焙类产品供不应求,鱼豆腐等销量也高速增长。”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告诉记者,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5亿至1.3亿元,同比增长将近一倍。
“宅生活”给多个行业带来利好。钉钉、腾讯会议、百度网盘、猿辅导等远程办公、教育软件用户数量激增;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拼多多交易量抢眼;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市值屡创新高。
在已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报中,“宅经济”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涨幅惊人。速冻食品企业三全食品,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0%至420%;小家电热销的小熊电器,预计净利润增长80%至110%;游戏娱乐公司三七互娱,预计净利润增长35.5%至45.2%。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上半年“宅经济”产品出口也较快增长,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在部分专家和市场人士看来,“宅经济”走红看似一场“意外”,其实背后是相关企业早有准备、提前布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市场变化,能够快速调整、顺应新需求。
“我们此前就看到快节奏、‘宅生活’的趋势,因此对产品重点作出调整,推出了沙琪玛、小面包、酸辣粉等系列新品;花大价钱改造的智能制造‘无人工厂’,也在疫情期间凸显优势;再加上这几年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上半年业绩飘红在意料之中。”张学武表示。
实际上,无论是运动健身、智能家居、方便速食等相关产品热销,还是移动办公、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相关服务需求激增,或是“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备受青睐,这些“风口”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现。只不过疫情按下了“快进键”,加速了这些趋势,也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直播救急,数字化救命。”护肤品牌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这样总结。拥有数百家门店的林清轩年初一度业绩下滑90%,靠“电商”加“直播”很快实现“V”形反转。不仅线月份线%。
“过去是穿着数字化‘新鞋’走在传统零售的‘老路’上。直到疫情发生后,我们才发现2014年开始布局的数字化建设和原来积累的粉丝流量,为企业带来了生机。”孙来春说。
不少企业家认为,“宅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核心是数字化。新产品、新服务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红火是趋势,也是必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在信息技术进步及普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影响下,‘宅经济’仍会继续火下去,未来一段时间都会以较快速度发展。”
专家指出,寻求投资机会,不仅要关注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更要把握疫情过后哪些消费行为和习惯会随之改变,哪些改变将长期存在。
“疫情之后还会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机会。”长期研究企业的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认为,线上娱乐、游戏、教育、知识付费和远程办公,零售业及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智慧城市和大健康等领域,都会迎来不错的发展。
大势所趋,机会所在,从政策调整也能一窥端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9种新职业中,与“宅经济”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在线学习服务师名列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近日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等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得到政策全面支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宅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5G时代来临,一大批“新风口”“新机遇”将随之而来。但企业能否站上“风口”、抓住机遇,归根到底取决于自身眼力、魄力和实力。(记者姜琳、阳建)
一个研究小组正在测试一种方法,将患儿的血细胞浸泡在母亲健康线粒体的“培养基”中,然后重新注入患儿体内。早期迹象表明,这种干预是安全的,可能会改善儿童的健康和发育,研究人员正在计划后续的临床试验。该研究12月21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和《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
当前,快递业迎来新一轮业务高峰,特别是药品、防疫用品等物资需求量较大,各地区各部门正不断强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全力畅通“微循环”,保障民生物资配送。
科学家相信,很久以前,火星并不是如今寒冷荒凉的样子。那时,河流雕刻着峡谷,湖泊填满了陨石坑,而磁场可能阻挡着太空辐射,防止其侵蚀大气中的水分。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位于喜马拉雅山上、直径4米的“国际液体镜面望远镜”(ILMT)已经睁开“眼睛”,看向宇宙深处,它用一个缓慢旋转的液体水银圆盘而非固体镜面聚焦光线
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上古时期的长江依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在1万年前就孕育了东亚稻作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提供了稳定的物质条件。
胡焕庸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提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而为世人所熟知和铭记。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将新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国产大飞机事业正从研发制造的“上半场”转入商业运营的“下半场”——12月26日,中国东航最新接收的全球首架C919开启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此举将为后续顺利投入商业载客飞行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如何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居家自愈与日常监测。此前,有专家称新冠感染导致发烧后要慎重运动,避免诱发心肌炎。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社会广泛关注。
在首钢工业遗址感受虚拟现实博物馆,在云端体验“全景故宫”真实场景,分时预约,共享导游,数字藏品……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首次发现两个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的圆偏振,精细刻画了动态宇宙中这一神秘现象的偏振特征。该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科学通报》。
穿行于各地的高铁动车组,宛若一条条巨龙,给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家族不断壮大……
12月25日,“匠心一号”盾构机已推至1711环、掘进到3422米,掘进已过七成,不久将越堤上岸。
2016年8月,32岁的黄佳琦以预聘副教授身份,加入北理工创新打造的“人才特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