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肠潮喷大爆走6 月 13 日,备受关注的 ROG Ally 掌机开启全球同步发售。它的国行版定价相当有诚意,起售价只要 4999 元,放弃了品牌溢价的 ROG 掌机,在性价比上对市场中的其他 Windows 掌机形成了碾压之势。而曾经的明星掌机产品 Steam Deck,在面对 ROG Ally 的配置和价格时,也显得黯然失色。
种种迹象表明,ROG Ally 是一颗投向掌机市场的重磅炸弹,它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而且,在配置更强悍的同时,ROG Ally 把体积做得更小、重量变得更轻。它的长度为 28 厘米,Steam Deck 接近 30 厘米;它的重量为 608 克,而 Steam Deck 为 669 克。
不过,ROG Ally 没有自家的系统,和大部分掌机一样采用了 Windows 11 系统,软硬件结合方面可能没有搭载 SteamOS 的 Steam Deck 出色。但是,用 Windows 系统在掌机上算不得一个缺点,毕竟这样可以无缝承接 PC 平台的游戏生态,包括 Steam、Epic、Xbox 等。SteamOS 虽然有一定交互体验上的优势,但兼容性方面也有不足 ROG Ally 上配备了奥创智控中心 SE,针对掌机做了一些优化,能带来部分体验上的改善。
总的来看,ROG Ally 和 Steam Deck 并不是一个世代的产品,毕竟后者 2021 年就发布了。ROG Ally 在硬件性能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更关键的是,一向以高端品牌形象示人的 ROG,这次放下了身段,打起了价格战。
ROG Ally 16GB+512GB 基础版定价为 4999 元,而 Steam Deck 同容量版本价格为 649 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 4648 元,在国内电商渠道上的价格是接近 5000 元。这样来看,显然配置更强的 ROG Ally 更具性价比。而且,ROG Ally 有国行版本,提供两年保修,这又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另外,掌机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也变得有些尴尬。目前来说,ROG 之外,最强的 Windows 掌机产品,基本都是 6800U 机型,定价大都 5000 元往上。而这些品牌,无论在品牌号召力,还是供应链掌控力上,都难以和 ROG 抗衡。所以,当 ROG Ally 死磕性价比时,掌机市场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洗牌,现有的玩家们都需要通过降价或提升配置来增强自家产品的竞争力。
经历过多年的 毒打 ,小雷面对高性价比产品时,总会本能地产生担忧——抢得到吗?事实证明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ROG Ally 国行版 6 月 13 日晚开售时,出现了一机难求的情况,平台方采取了分时段放货的策略。但从参与抢购的网友们的反馈来看,ROG Ally 国行版首销的备货量并不大。首销第二天,我们就能在二手平台上看到加价 500 的 ROG Ally。
实际上,Windows 掌机普遍存在产能和备货问题。国内比较知名的掌机品牌 AYANEO、壹号本、GPD 等,都比较喜欢用预售的模式。毕竟,掌机仍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类,众筹类的模式可以将库存风险降到最低。否则,堆积的库存很有可能直接击垮这些小品牌。
ROG 在 ROG Ally 这款掌机上采取如此保守的供货策略,估计也有类似的考虑。这是 ROG 首次做 Windows 掌机产品,对于市场反响,华硕可能没有充足的把握。而且,作为 618 期间发售的产品,分段式供货更加能维持话题热度,保证新品的传播效果。
此外,我们前面提到了 ROG Ally 的性价比优势,但这是就 5000 元价位来说的。如果用户选购掌机的预算压缩到 4000 元乃至 3000 元,那么 Steam Deck 仍有优势,这款掌机提供了 64GB 版本,国内拿到手的价格大概为 3500 元,而且用户改换 SSD 的成本并不高。愿意以 5000 元左右的预算购置掌机的人,基本属于较为核心的游戏用户。
因此,ROG Ally 目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一个是产能和供货不足,影响到了产品和品牌的口碑,也会对后续销售产生负面作用;另一个是它较高的定位下,能否吸引到足够的购买人群。
其实,在推出 ROG Ally 前,ROG 还涉足了游戏手机领域。从 2018 年发布首款 ROG Phone 开始,ROG 目前已经发布过 6 款游戏手机产品。ROG 游戏手机诞生之初,可谓声势浩大,关注度极高,早期的产品还出现过一机难求的抢购盛况。但随着游戏手机市场整体走向低迷,ROG 游戏手机也难以避免地面临困境。IDC 公布过 2019 年的游戏手机销售数据,国内全年卖出了 100 万台游戏手机,ROG 销量为 14 万台。这个成绩很难说是成功,更是难以支撑起一条产品线的持续发展。
这个问题不仅 ROG 有,其他游戏手机品牌也有类似的情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黑鲨。黑鲨曾经拿下过国内游戏手机市场一半的份额,拿到小米入股投资、得到雷军发布会站台,风头一时无二。但如今,黑鲨手机业务已基本放弃,下代产品都不会再上市了。卢伟冰等手机行业内的大佬,都发表过不看好游戏手机的观点。在整体手机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作为细分品类的游戏手机,处境愈发艰难。
那么,游戏手机业务上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ROG,能在游戏掌机上找到出路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游戏手机和游戏掌机虽然都聚焦于游戏场景,但本质上仍是不同赛道的设备。游戏手机的出现,源于手游的快速发展和手游用户数量的激增。游戏手机厂商试图围绕手游场景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手机设备,这种思路一开始是奏效的,早期普通手机很少有给手游做专门的优化。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愈发内卷,大量原本游戏手机专属的特性都下放到了普通手机上,比如增强版的散热、专门的游戏优化等。游戏手机的稀缺性消失后,对应的用户群体也就不存在了。
而游戏掌机的情况则不太一样,掌机是专门的游戏设备,它承接的游戏内容主要来自于 PC。站在用户的角度,Windows 掌机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能让他们随时随地玩到原本被固定在 PC 端的游戏。而端游的内容质量和体验,相比手游都更具优势。随着芯片等技术的发展,游戏掌机的性能、能效在不断进步,从而能在续航、性能、便携性三个维度上取得更好的平衡。尽管 Windows 掌机是相对小众的品类,但从大趋势来看,它的受众在逐渐增加。
投身游戏掌机领域,对一般的游戏手机品牌来说,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这是泾渭分明的两条赛道,在游戏手机上积累的供应链、市场、产品经验,很难适用到掌机行业。大部分游戏手机厂商的资金、技术实力,也支撑不了它们在掌机市场上从头开始。
但 ROG 的情况不一样,游戏掌机或许是 ROG 更擅长的领域。不同于其他游戏手机品牌,ROG 的主营业务是 PC,败家之眼 的绰号就来自于它此前发布的一系列知名高端 PC 产品。对于游戏 PC,ROG 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心得。而 Windows 掌机,本质上也是移动端的游戏 PC。
在 ROG Ally 上,我们能够看到更高的产品完成度,感受到 ROG 在这个领域的得心应手。相比手机行业内的残酷内卷,在游戏掌机领域,功力深厚的 ROG 对其他小品牌完全是降维打击,真正的对手可能只有 ValVe 一家。如果游戏掌机行业未来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入场的 ROG 将机会吃到一波红利。
于用户而言,更多 ROG 这样的品牌下场,掌机市场将变得更规范、竞争也会更充分,这当然是件好事。随着 ROG Ally 这类大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慢慢出现,掌机玩家们的春天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