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宝斋全文阅读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张晨翼 蒋文茜)针对美国一些政客不断炒作、意在将矛头对准中国的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近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开展理性驳斥。他们普遍认为,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毫无根据,必须立即停止将病毒溯源政治化的做法。
早前,美国领导人就“实验室泄漏论”等议题要求美情报部门在90天内拿出一份调查报告。《华尔街日报》近日援引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线天之后,很可能找不到确凿的答案。”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报道中介绍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负责人戴维·罗伯逊的观点。他直接指出,“实验室泄露论”是无凭无据的,“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的唯一‘证据’,就是武汉病毒研究所正好在那里。除此之外,尚无其它确凿证据”。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卫生部长米哈伊尔·穆拉什科日前公开表示,新冠病毒系人为制造的说法目前是无法得到确定的。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虽然新冠病毒来自实验室和自然场景都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大小并不一样:现有事例、数据等证据强烈支持自然起源论,而“实验室泄漏论”仍只是一种推测性假设。
“我认为我们现在拥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新冠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场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家史蒂芬·戈德斯坦在接受NBC采访时表示,那些支持新冠病毒是被“人为改造”的证据根本站不住脚。美国杜兰大学病毒学家罗伯特·加里亦支持这种观点。
“实验室泄露论”的一些支持者认为,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几个特征,使得其从一开始就非常容易感染人类。对此,NBC援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副教授马切伊·博尼的观点指出,在2009年,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就引发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蔓延。人类虽易感染这种病毒,但不能说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就是生物工程的产物。以此类推,由于缺乏更多信息,新冠病毒自然起源的可能性比实验室泄漏要大上一千倍,甚至一百万倍。
值得一提的是,马切伊·博尼在与戴维·罗伯逊合作的论文中提出,病毒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能力是慢慢进化而来的。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祖先根本不需要去“主动”适应人类,因为它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多面手病毒”了。
作为唯一一位曾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展过研究的外国科学家,澳大利亚病毒学家丹妮尔·安德森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与武汉病毒研究所无关。
她介绍说,武汉病毒研究所BSL-4实验室远比一些媒体描述更为正规。实验室具有最高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空气、水和废弃物在离开实验室前须经过严格过滤和消毒;个人进出该实验室也要经过精心规划的化学淋浴和个人淋浴;武汉病毒研究所对于控制研究过程中的病原体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安德森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有可能在研究过程中不经意间被感染。但是在新冠病毒这个问题上来说,这种可能性非常小,现在也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确实发生了。安德森说,她在武汉病毒研究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是在2019年底患病的。
安德森强调,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是最有可能的。没有哪种病毒是为了感染人类而被故意制造并释放出来的。
彭博社所刊文章还指出,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没有证据明确显示其被人为编辑过,也没有证据表明武汉病毒研究所藏有疫情中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政治观察人士表示,关于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论”的指控有特定战略意图:向中国施压。
《南华早报》在今年6月底发表名为《西方政治化病毒溯源攻击中国,没有人是赢家》的评论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溯源首先要尊重世卫组织和中国的联合调查结果。众所周知,这一调查结果认为自然起源的可能性最高,并强调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
其次,不应该鼓励双重标准。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内的一些西方公众人物,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按照这个逻辑,就应该把2009年初在美国首次发现的H1N1猪流感病毒更名为“美国病毒”?在2009年“人感染猪流感”疫情期间,约有11%至21%的全球人口受感染,那么世界应该向美国要求赔偿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例可能在2019年12月就出现在美国。如果确实需要展开新调查,首要调查对象应该是美国。
最后,抗疫工作应关注“合作”。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西方许多国家对中国存有极大误解。事实上,中国同其他国家联手合作抗疫就可以增进互相间的了解。乐观地说,携手共进永远不会太晚,尤其是当整个世界持续遭遇疫情的当下。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倾向必须立即停止。疫情事关人类的生存,不应成为大国的地缘政治游戏。
正如乌干达《每日箴言报》文章指出,来自自然界的人畜共患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建立更好的全球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疫情发生时的早期应对系统。我们需要可靠的沟通,来防止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我们也必须建立相关机制,以快速、透明、可信的方式寻找各类有效治疗方法、研究及分发疫苗等。(完)
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
6月15日,以“聚焦新时代 塑造新动能”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创刊15周年创新服务研讨会暨2023创新品牌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欧洲2023智慧能源展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吸引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超过740家,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参展国。此次展会下设光伏、储能、充电桩技术和智能电网四大平行展,以光伏展规模最大,占据17个展厅中的10个。
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我国首艘全新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3”,近日在江苏南通完成陆地建造并成功交付,标志着加快推进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取得新进展。
表彰其通过古基因组构建欧亚大陆早期人群遗传历史的重要原创性工作,从进化角度为人类的健康与适应问题带来新的见解。
截至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过2.97亿亩,收获进度过九成五,已经基本接近尾声。进入新时代,我国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大国粮仓”有力保障着粮食安全。
……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减一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法国光伏组件商Voltec Solar和法兰西岛光伏研究所合作,计划到2030年建设一处规模达5吉瓦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超级工厂”。博纳西西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钙钛矿的使用寿命超过10年,加上其制造成本低廉,就能在很多大型公用事业场所替代硅基太阳能电池。
18日,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发的高原装配式智能建筑首次亮相。该系列产品填补了全球增压增氧建筑的技术空白,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高海拔人居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自OpenAI推出生成式大语言模型ChatGPT以来,国内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表示,从目前各国的立法状况来看,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均未赋予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因此也谈不上AIGC“具有版权”。曹新明提醒,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不止会侵犯版权。
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表示,数字跟交通相结合,将为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服务水平带来重要转变和提升。后续公司将继续探索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深挖路域资源价值,推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从性质上说,数字经济是载体而非目的,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过程而非终点。无论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再分配领域,还是在第三次分配领域,数字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导向,都可以显著影响生产率的分享程度。
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累计拦截诈骗电线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266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80余亿元,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76次发射,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87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6次发射。
该基因在作物中高度保守,与传统抗病基因相比,可打破物种界限、普适性更强,具有巨大抗病育种应用潜力。
题:科技让交通更智能、更绿色——聚焦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本届大会举办地湖北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大通道的中心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全省综合交通里程已达32万公里。
早、晚餐时,喝粥或汤羹如百合莲子羹,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少量多次饮水;饮水莫待口渴,大渴莫过饮,餐时不宜饮水;出汗过多时,可适当喝淡盐水或绿豆汤。
神经形态视觉系统使用类似于人脑的模拟处理,与目前的技术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执行复杂视觉任务所需的能量。神经形态机器人有望在可能发生塌方、爆炸和存在有毒气体的危险环境中长时间自主运行。
研究团队2020年使用地球化学建模预测,土卫二的海洋中应该含有丰富的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