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遇到现实主题曲本周最为大家所欣喜的消息无疑是本周三《阿凡达:水之道》官宣内地定档12月16号,虽然现在各地疫情反复,很多影院都处于停业或严格控制上座率的窘境当中,但有总比没有强,能多少让一些影院靠着大片回回血,也是好事儿。
前些日子柯南等一些批片上映,有人唱衰说这些片儿上了也没人看,都有资源了,但有条件的还是去看看,毕竟这么搞到最后,我们都知道谁会在背后偷笑,谁会独自悲伤。
没必要底层互害,也不用说什么不吃嗟来之食,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抱在一起,活下去。在这里也要和身处疫情重灾区的朋友们说一句,撑住,照顾好自己,我们都在一起。
除了阿凡达2上映,最近影迷们也终于迎来了年末狂欢,虽然无缘在影院一睹三大电影节入围获奖电影,但因为有了流媒体这两年的快车,我们也有机会更早看到一众年度期待的佳片。最近戛纳系的片子就出了不少资源,克莱尔.德尼的《正午之星》、詹姆斯.格雷的《世界末日》、卢卡斯.德霍特的《亲密》等片都有字幕组在做,大家可以都关注一下,我们也会在后续推出今年三大热门入围、获奖片的讨论节目。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悲情三角》,不仅因为其斩获第7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而备受关注,更因为本片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五年前已经凭借《方形》获得当年的金棕榈奖,短短五年二度斩获金棕榈,真的可以说导演是赢麻了,也让无数影迷更加期待和好奇《悲情三角》的真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部年度大热的、资源新鲜出炉的《悲情三角》以及关于鲁本.奥斯特伦德的导演创作。
Santaku Dai线.导演本人曾提过,《游客》、《方形》、《悲情三角》可以被看做所谓的“男性困境”三部曲,相较于前两部电影,《悲情三角》试图讨论的主题更为“普世”和“丰富”,而不单单针对于某个性别群体或是某个特定阶级
9.托马斯深陷自我性别意义上的认同危机,可以看出导演是很坏的,他专挑会挫伤男性气质的事儿去展示
10.导演的处理充斥着对于男权社会所建立起的一种对于男性气质的塑造和想象的调侃
11.《方形》其实是借由主人公克里斯蒂安的“男性焦虑”进而在讽刺所谓资产阶级的伪善,社会的一种人际的冷漠和疏离
13.《游客》中托马斯到了影片结尾时,似乎达成了和解,或者说实现了某种对线.克里斯蒂安不愿道歉的原因,显然是他的自尊心在作祟,相较于《游客》的性别焦虑,《方形》展现的更多是道德困境
17.《悲情三角》是导演“男性困境”三部曲的集大成之作,这其中既有对于前两部的继承,也有导演试图表达的更大的野心,也即是从单一性别的困境,上升到讨论人类共同的困境
本来以为全片会始终围绕着卡尔、雅雅展开,然而到了第二章的游艇段落,导演显然将过去在前两部曲的限定主观视点叙事转为了全知视点,也即是从单一主人公变为群像刻画19.导演显然赋予了女性角色更为鲜活而立体的形象塑造,影片的三幕式结构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占主导的女性角色
23.基于权力关系的性别关系的逆转,在片中经由卡尔和雅雅的关系,很集中地展现了出来24.卡尔在第三章向雅雅取经,如何获得拥有权力者的喜欢,这其实也有基于性别的讨论
影片开场卡尔等人被要求表演穿着奢华品牌的服装和平价品牌服装时模特的不同样貌,奢华品牌中的男模都是不苟言笑的,平价品牌中则是笑的阳光灿烂的,这似乎就是来自能够负担的起奢侈品的人对于一般消费者的嘲讽
模特这个行业男模的收入只有女模的三分之一,这是为数不多的男性收入低于女性的职业28.
我们看到卡尔在亲密关系中的弱势,其实也带有在职业身份上的碰壁和不自信29.能否去掉麻烦纹代表着阶级的区隔,而时尚本身,就是在划分阶级
30.这种对于时尚的盲目追求,引出另一个其实也是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提到的观点,也就是关于时尚奇魅的双重性,人们既想通过时尚标新立异,有希望可以模仿,既想要寻求社会的一致化,又希望体现个体的差异
我们看到那些希望通过时尚的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独特性需求的人,其实也是借由包装自己,栖身进入另一个阶级,即使只是在外表上32.基于职业身份的不对等带来的性别上权利关系的倒置,一直延续到了第三章的岛屿
33.卡尔在职业身份上的不得志,在生活中得到了置换的可能,这种被需要、认同,或许也是卡尔选择阿比盖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一定要用CG特意做一只苍蝇,还要时时配上苍蝇嗡嗡的音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理解为卡尔心中的焦虑,他显然觉得自己所身在的游艇环境与其身份不配位
所谓的网红照、所谓的甲板晒太阳,其实都是一种伪装,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心里就没停过扑腾
36.卡尔假装去挑戒指的样子,刻意的做出很臭脸的富人形象,是想要去证明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7.卡尔在刚进面试场地时有一条狗在地上,这其实是导演本人的恶趣味,总喜欢在某个严肃场景出现不合时宜的可爱滑稽玩意儿
想要去掉麻烦纹需要做整容手术,而手术费并不便宜,能够去掉麻烦纹本身就代表了一种阶级差距,其次卡尔在时尚圈想要立足,就必须隐藏自己的“愁容”,变成被统一化、标准化的男模39.
导演呈现的是“有毒的男性气质”,那关于时尚这个部分显然就是一种“有毒、或是说偏执的审美追求”40.
看看如今互联网中人们对“网红”的趋之若鹜,其实都带有一种消费主义对于个体的异化和控制41.影片结尾观众对于雅雅言语的态度,其实是很值得琢磨的
42.雅雅希望在资本社会给阿比盖尔更多的机会,但是阿比盖尔十分抗拒回到所谓的阶级社会中43.阿比盖尔无法接受自己在荒岛的母系社会建立起的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所以才会对雅雅起了杀心
2.虽然身处资社分野明晰的两个国家,但两个人全然相信着对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船长坚持拥护,而俄罗斯大亨则对社会主义构建的一切不屑一顾3.俩人在玩酒桌游戏,猜牌的颜色是红是黑,猜错了就要喝酒,这可能是我的过度解读,但红黑两色总让我想到司汤达的《红与黑》
4.手拿着红黑两色牌的船长,他作为一个者,自然对前苏联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终结沙皇俄国统治表示赞同,也同样对于资本主义的虚伪、纸醉金迷充满着不满
5.作为代表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期间的奇迹发明,泰坦尼克既有着它背负的骄傲,同时也存在着技术隐患,而如今这竟然是由烂醉的俄国资本家掌舵,或是说在言语上调侃着,这本身也很讽刺
6.“游轮”本身就是一个有寓言意义的空间,代表着一种明确的阶级分化7.游轮上的运营人员的疯狂,很像《华尔街之狼》中的金融人士,他们是要通过向资本家提供服务才能获得酬劳
8.年迈的军火商说自己收入减少了,但这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命9.导演在展示手榴弹在游艇上爆炸时,导演给了一个非常客观的远景镜头,与暴风雨夜展示富人窘态的特写描摹形成很大的反差
10.船长身后摆放的《大棋局》和《世界秩序的秘密》两本书和他们的作者,都在讨论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美国的霸权主义11.影片的章回体结构,对于角色似乎是有一定牺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