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慧的胸有多大在刚刚结束的重庆市第四届数学文化节“24点”项目比赛上,来自江北区玉带山小学的张之源老师带领着全校19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多轮比赛,最终全部获奖,奖项囊括个人赛一二三等奖、团队赛总分第一、个人赛抢答赛冠、亚、季军。
出征前,指导老师张之源给选手松绑:“咱们就当去见世面,别紧张、认真完成比赛就行。”
载誉归来,张老师说,“你看年龄最小的二年级选手刘祺瑞,拿了一等奖。这说明,24点游戏,只要你喜欢,就能做到最好。”
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当下,如何把数学游戏当作兴趣爱好培养?张之源表示,真正意义上的“玩”,是具有钻研精神的。
据了解,“24点”全市参赛选手超过300人,该校实现了100%获奖,成为比赛中成绩最优秀的队伍之一。
张之源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是数学老师的缘故,儿子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带着儿子一起玩游戏。
“一副牌除开大小鬼,还有52张牌,从A到K,一共13张牌,每一张牌对应着相应的数字。”一年级暑假,还没学乘除法的儿子开始接触数字游戏“24点”,没有背过乘法口诀的孩子,第一次从父亲这里学到启蒙的乘法知识,并将其慢慢地运用到24点的计算当中。
起初的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张之源的“老师加父亲”角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鼓励他,让他多思考。有的时候,一个小时的时间,他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但我没有理由去打搅一个这么专注的孩子。”孩子在收获专注思考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好的数感。后来,在数学兴趣的建立及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这一个暑假的“陪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张之源是玉带山小学六年级的老师,这个班,他把“24点”作为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培养。
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又从低年级选了10来个同学,请张之源组织一个培养“24点”思维的兴趣班。
52张扑克牌,可以组合出1800多种可能。而这其中,有400多种是无解的,有解的1400多个组合中,又有许多的组合,有多种组合方式。
有的家长觉得,再不济让孩子背下来就行,但实际上,数学的学习必须是灵活多样的。
“平常人习惯算加法和乘法,不习惯算除法和减法。24点恰好就能运用好逆向思维,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逆向思考,从而建立强大的数学根基,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搭建起数学学
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兴趣班,而坚持下来的19个孩子在把兴趣当作一种习惯的路上,开始越走越好。
这一次的数学文化节,张之源带着19位同学一起参加比赛,每一位都获得了相应的名次。其中刘祺瑞和余锦玲来自玉带山小学二年级,两人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2到3秒完成一道题,双手在比赛的平板上快速地进行拨弄,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是参赛时,孩子们给出的速度。
张之源告诉记者,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兴趣班的同学,身为老师,他都有两种身份。
一种身份,是引导他们进门。如果把“24点”当作数学,那么,必然会给孩子们形成一种枯燥的印象,而如果把“24点”当作游戏,和他们竞赛,乐趣就大了很多。
在玩的过程中,张之源对于特别难的题,会把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赢我,让他们多思考,我作为老师,输了又何妨?”
正是在这样“输得起”的游戏过程中,张之源不但让自己的孩子爱上“24点”,也让很多参加兴趣爱好班的同学们,从“24点”开始,数学成绩在全年级都能名列前茅。
在这一次的比赛中,张耘豪是六年级学生,成绩显著,他不但获得个人一等奖,在团队比赛中,四十几个队参加,最终以总分第一参加抢答赛,并拿下冠军。张耘豪还获取了团队赛总分第一名以及个人抢答赛的冠军。
张耘豪就是张之源的儿子,尽管儿子不是他班上的,在儿时陪伴的过程中,他更多地扮演了一个“等待”的角色。“等他明白、等他思考、等他慢慢地成长。”这个等待的过程,张耘豪没有去上任何的培训班,看起来把时间耗费在了家里。其实,张老师让儿子把时间完完全全用在“玩”和“思考”上。
在刚刚结束的重庆市第四届数学文化节“24点”项目比赛上,来自江北区玉带山小学的张之源老师带领着全校19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的多轮比赛,最终全部获奖,奖项囊括个人赛一二三等奖、团队赛总分第一、个人赛抢答赛冠、亚、季军。
出征前,指导老师张之源给选手松绑:“咱们就当去见世面,别紧张、认真完成比赛就行。”
载誉归来,张老师说,“你看年龄最小的二年级选手刘祺瑞,拿了一等奖。这说明,24点游戏,只要你喜欢,就能做到最好。”
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当下,如何把数学游戏当作兴趣爱好培养?张之源表示,真正意义上的“玩”,是具有钻研精神的。
据了解,“24点”全市参赛选手超过300人,该校实现了100%获奖,成为比赛中成绩最优秀的队伍之一。
张之源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是数学老师的缘故,儿子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带着儿子一起玩游戏。
“一副牌除开大小鬼,还有52张牌,从A到K,一共13张牌,每一张牌对应着相应的数字。”一年级暑假,还没学乘除法的儿子开始接触数字游戏“24点”,没有背过乘法口诀的孩子,第一次从父亲这里学到启蒙的乘法知识,并将其慢慢地运用到24点的计算当中。
起初的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张之源的“老师加父亲”角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鼓励他,让他多思考。有的时候,一个小时的时间,他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但我没有理由去打搅一个这么专注的孩子。”孩子在收获专注思考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好的数感。后来,在数学兴趣的建立及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这一个暑假的“陪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张之源是玉带山小学六年级的老师,这个班,他把“24点”作为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培养。
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学校又从低年级选了10来个同学,请张之源组织一个培养“24点”思维的兴趣班。
52张扑克牌,可以组合出1800多种可能。而这其中,有400多种是无解的,有解的1400多个组合中,又有许多的组合,有多种组合方式。
有的家长觉得,再不济让孩子背下来就行,但实际上,数学的学习必须是灵活多样的。
“平常人习惯算加法和乘法,不习惯算除法和减法。24点恰好就能运用好逆向思维,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逆向思考,从而建立强大的数学根基,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搭建起数学学
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兴趣班,而坚持下来的19个孩子在把兴趣当作一种习惯的路上,开始越走越好。
这一次的数学文化节,张之源带着19位同学一起参加比赛,每一位都获得了相应的名次。其中刘祺瑞和余锦玲来自玉带山小学二年级,两人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2到3秒完成一道题,双手在比赛的平板上快速地进行拨弄,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是参赛时,孩子们给出的速度。
张之源告诉记者,无论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兴趣班的同学,身为老师,他都有两种身份。
一种身份,是引导他们进门。如果把“24点”当作数学,那么,必然会给孩子们形成一种枯燥的印象,而如果把“24点”当作游戏,和他们竞赛,乐趣就大了很多。
在玩的过程中,张之源对于特别难的题,会把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赢我,让他们多思考,我作为老师,输了又何妨?”
正是在这样“输得起”的游戏过程中,张之源不但让自己的孩子爱上“24点”,也让很多参加兴趣爱好班的同学们,从“24点”开始,数学成绩在全年级都能名列前茅。
在这一次的比赛中,张耘豪是六年级学生,成绩显著,他不但获得个人一等奖,在团队比赛中,四十几个队参加,最终以总分第一参加抢答赛,并拿下冠军。张耘豪还获取了团队赛总分第一名以及个人抢答赛的冠军。
张耘豪就是张之源的儿子,尽管儿子不是他班上的,在儿时陪伴的过程中,他更多地扮演了一个“等待”的角色。“等他明白、等他思考、等他慢慢地成长。”这个等待的过程,张耘豪没有去上任何的培训班,看起来把时间耗费在了家里。其实,张老师让儿子把时间完完全全用在“玩”和“思考”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