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聆网在上周最新播出的一期《朗读者》里,丹·布朗出镜朗读了一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并且说道,“你们创作了一档如此尊重书籍、尊重文学、尊重思想的节目,是意义重大的事。”
如果说这档节目最开始走入观众视野,是因为励志的故事、另一面的明星的话,那么从一位美国作家口中道出的评价,却着实反映了它最大的文化魅力。
一是作家阿来,他出身不好,童年时期被人告知“这个世界上的好事情跟你没有关系”。但因为对文字充满兴趣,语文课本,刚一开学他拿到一周就看完了。
住在乡村的他没书,跟外界就只有一条公路通过,有时候汽车上掉下来一张破报纸,阿来都捡起来可以从头看到尾。
在写《尘埃落定》的前五年里,阿来一个字都没动,有一次省里开完一个青年作家创作会。开完会下山,他顺着大渡河边往上有走,七八百公里,差不多到了源头。“好像我领悟到一点什么,我开始严肃地对待文学这件事情。”阿来说。
另一位出现在《朗读者》舞台上的作家是阿乙,以每年出版一本小说或随笔的频率,创造出了写作的高峰,也捧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这一期的主题是“生命”,有从车祸后重新理解人生意义的胡歌,还有在氧气耗尽情况下登顶珠峰的王石……
阿乙朗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
《朗读者》之所以被丹·布朗说尊重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他集结的作家、朗读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都有着文学最真实的样貌。
当这个世界被各种电子产品充斥,被各种视觉的奇观布满,我们也很难去考究一个人面对文字时,是否虔诚。但当我们一字一句读出来时,那些文字似乎变成了誓言,做不了假,也骗不了人。
八百年前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读书不是背诵经典,也不是记忆名句。而是把书中的情操、信念、思想一起融入血液,再生长出新的东西。
某种程度上,《朗读者》是在为文学正名——它轻轻地倾诉,什么是真正的文学;也在有力道的演讲,什么是动人的思想。
丹·布朗曾经在演讲中说道:“未来的科技能让我们做的事情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我们的探索力和创造力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就出现了问题,科技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他读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使这个受损者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白鱀豚专家刘仁俊用几十年光阴,守护长江生态,从救出淇淇再到经历这种物种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他读林语堂《大自然的享受》,“世界居然有一种叫做人类的动物,对大自然有时要协调,有时要征服,有时要统制和利用,有时则是目空一切的鄙视。”
他的人生几乎与新中国的审美发展息息相关。他读奥古斯特·罗丹的《艺术就是感情》:“你们要有深刻而率真的情感,千万不要迟疑,要把亲身的感受表达出来,即使与现存思想背道而驰。”
被称为“量子之父”的物理学家潘建伟,他读《我的世界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这是它尊重思想的样子。不管什么背景、出身,但他们的精神都是人类思想闪耀的时刻。
访谈加朗读,《朗读者2》其实营造了一个现实与理想交错的场景。一方面是散落满地的柴米油盐,一方面是想要伸手去触摸的星光璀璨。
人们都能看到《朗读者》里对待文学和思想的姿态,斩钉截铁,不谄媚、不轻蔑,也不犹疑。最大的尊重便是“平视”,主持人对朗读者这般,朗读者对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擎大师也这般,甚至为现在的、未来的观众也是平视的态度。
这里总是怀揣着一切对俗世的反思、对文学的感知、对思想的敬畏。这些都融化在每一个带着故事而来的生命里,也镶嵌在一字一句不再虚假的朗读声里。
——我们在尊重文学的同时,其实也在尊重我们千千万万的生命,尊重文学所记录下的一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