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母呼吁禁止游戏之前先反思如何养成孩子好习惯否则禁也无用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8 9:20:41 | 【字体:小 大】 |
除却巫山非云也昨天下午收到一条留言,应该是一个网瘾孩子的家长写的留言:“呼吁国家把手机里有让孩子上瘾大的东西禁止掉了,如游戏,动漫画等有害的东西禁止,我保证孩子对手机就不会那么感兴趣了,我孩子线上学习测试全部亮红灯,背后原因就是这手机。”进一步沟通后了解到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初二,由于疫情影响,窝在家里好几个月,除了网课之外,孩子就是上网打游戏,有时候甚至一个开着网课,应付老师点名,一个平板开着打游戏,只是声音关闭了或者他用耳机听游戏声音,把网课的声音用喇叭放大,房间里全是老师讲课的声音,他妈妈以为孩子非常认真,一直很放心的让孩子单独在房间里学习,有时嫌网课声音大,帮孩子关上门,这样孩子就完全失去控制了。
4月初开学了,进入学校之后有一个复习反馈的过程,最近一次反馈成绩出来了,孩子的成绩都是亮了红灯,因为现在这个分数也是直接发到父母手机上的,不是传统的带个试卷回来,如果是传统那种形式,估计会被他重新做张试卷,改了分数回来应付。孩子的心都用在歪处了。这是一个家有游戏上瘾孩子的妈妈讲述的事情,看得出言辞之间对于网络游戏的深恶痛绝,尽管愿望是良好的,但由于网络、游戏都有巨大的资本利益在里面,这样的呼吁往往又是弱小的,无法改变大量的游戏被研发出来继续吸引孩子。越来越快速的网络本身就是用来消费的,孩子们沉溺其中,有些时候还会给一些主播花钱,几千几万的都有,给家庭造成很大的损失。
帮主这里要换一个角度,尽管网络游戏的存在客观上确实对孩子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那些游手好闲不思学习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门道,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快乐。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固然有游戏的问题,但作为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
法律上为什么把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养育他的成年人叫做监护人,监督和保护,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可能对“保护”理解得更通俗一些,就是父母不能让自己孩子吃亏,凡事都要护着(其实这也是害了孩子),但对于这个“监督”往往更弱化一点,其实这个监督这也包含了对孩子成长的一个责任,孩子喜欢玩游戏,玩手机,早期的时候也是在父母可控的范围里面,但是父母没有很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是纵容他们玩,只要不吵就行,帮主亲眼看到许多父母就是用手机在带孩子,吃饭放个手机、睡觉放个手机,走路也给孩子手机。
结果这样的纵容等到了学龄阶段,孩子的这种游戏上瘾已经很厉害了,再改就吃力了。孩子的学业测试是做不了假的,现在的分数出来,父母立刻懵了,才想起之前在家里的种种形态,完全的被蒙蔽了,悔之晚矣。更重要的是之后需要反思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有没有更深入的关注孩子,了解孩子,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那种关怀。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可惜许多父母不一定去想自己,只希望关掉了游戏就好了,如果不反思父母自己,关掉了游戏,还会有其他东西诱惑孩子,你又怎么办呢?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