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火影的日子前几天,我所居住的小区疑似有人因为接触了“蓝鲸游戏”,从高楼上跌落,所幸被邻居及时发现,现不知其详细情况。最近“蓝鲸游戏”火爆,就此,我想谈谈一些看法。
“蓝鲸游戏”是一款死亡游戏,由俄罗斯人设计。游戏中,“游戏指令者”每天会发出指令,游戏者会按照指令完成相应的任务,在第50天游戏结束时,游戏者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已有 130 名玩这个游戏的青少年自杀,这种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的游戏是怎么样对人进行’洗脑’的呢?游戏者为什么就遵从了“游戏指令者”的指令呢?
通过搜集资料,我发现:“蓝鲸游戏”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让参与者自残,甚至自杀:第一,通过生理上剥夺睡眠、扰乱生理节律、迫使接触恐怖信息等方法,增加参与者的大脑及心血管的不稳定性,使其精神更加错乱,并逐渐对自残等行为麻木不仁。同时,向其灌输一些反社会的荒谬观念,如“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以s开头,包括Sex, Saturday ,Suicide”等,攻破心理防线,最终在其心中植入一种视死亡为圣物的观念。[1]
第二,“游戏指令者”在确定参与者参加游戏后,会向参与者索要一系列资料,比如电话、居住地址和其父母的身份证号、姓名等。一旦参与者中途想退出这个游戏,“游戏指令者”就会发出威胁信息,迫使参与者继续,直到摧毁参与者的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导致其自杀。
这种游戏采用了一种“渐进式”的方法,让人慢慢陷进去。如果“游戏指令者”在第一天就要求人自杀,正常人基本上不会这样做。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游戏者就会慢慢被牵着鼻子走。比如,指令者会问你:想成为鲸鱼吗?回答肯定,就在腿上刻‘YES’。如果否定,就用别的方式惩罚自己,如此多次反复,直到指令者威胁你的家人,最后会让游戏者走上去往天堂的道路。
我觉得蓝鲸游戏最恐怖的一点在于,它并不是聚集了一群下定决心的自杀者,而是把一些明明可以悬崖勒马的人,以一个“集体”的温暖表象,捆绑在一起,再狠狠推他们一把。参与蓝鲸游戏者绝不是心如死灰的人,他们最多是心里有一些负面成分,在参与游戏后,负面部分被慢慢放大,及至越来越大,同时,游戏过程夹杂着恐惧和快感,最终,游戏者被推向极端的结局。
“蓝鲸游戏”已然不是一款游戏,而是类似于一种“传销”活动,它促使得不到群体归属感的青少年争先恐后地加入这个活动,以证明自己不是孤独的“异类”。[2]
从这点来看,我认为,这恰恰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管理不到位。试想,如果世界各国切实关注未成年人问题,怎么会导致这么多未成年人失去生命呢?
(【1】【2】均有部分资料来自知乎“如何评价俄罗斯死亡游戏《蓝鲸》?”)
|